103.03.04

行政院長江宜樺今(4)日率內閣於立院答詢。在近期內閣回應民生經濟議題方面,引發朝野議論,國民黨籍財委會盧秀燕就痛批不希望內閣變成「小確幸」,要成為「大有為」內閣,不能天天喊口號讓人加薪政策卻無細膩與精準管理,而端出「財政健全方案」政府「大賺700億元」,建議薪資扣除至少應增至15萬才是有感

七合一選舉日益逼近,朝野立委今天緊抓「薪資」與「基本工資」議題質詢江揆,吳育仁質詢就說《KANO》片中提「不要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而台灣實質薪資的問題要能「抗通膨」就是「不要想著升,要想不能降」,期間,不時也有立委追問「核四」「公公併」「服貿/TPP」「戶政系統當機」等議題。

而盧秀燕今天質詢在總質詢時也砲火全開,她從國家獨佔的高鐵等大眾工具最近是「平均兩個月一次出包」、到豬肉價格上漲等批說,不希望內閣變成「小確幸」,而是要成為「大有為」內閣,否則讓人民「加薪加不了、拚命放假」,有甚麼用?要精準與細膩管理。

在「企業加薪」方面,她說,看到院長、經濟部長在各個場合都呼籲有賺錢企業加薪,但商業登記62萬企業中到底有多少家企業加薪?這是經濟部該作的調查,好比金管會已經調查70家銀行中有54家(77%)準備加薪或已加薪,16家金控有11家(68%)準備加薪或已加薪,政府本應要細膩方式持續追蹤企業賺錢加薪,且搭配政策工具,而不是光喊口號。

在「財政健全方案」方面,她說,財政部說可增加稅收820億元,在「富人稅」方面她沒甚麼意見,但政府是一個很差的管理者,才會有這些財政失衡的問題要處理,財政健全方案若要在財委會過關還有問題要處理,好比,一般受薪階級與身心障礙者的「扣除額」從現行10.8萬元提高至12.8萬元,稅損120億元,政府仍「大賺700億元」。

建議扣除額至少提高到15萬 政府仍賺580億元

就薪資扣除額調高雖受惠近700萬人,但她指出,換算一戶一人一年才受惠約1000-2000元,因此,她建議扣除額至少要提高到15萬才有感,而且就算扣除額提高一倍變成稅損240億元,政府仍賺580億元,院長意見如何?

政策是希望消除利上滾利的負擔

江揆回說,細節在委員會都還有討論空間,但原則上,行政部門是看見國家財政負擔的急迫性,沒有所謂「大賺700億元」的事情,政策是希望消除利上滾利的負擔,當然,委員若有不同意見當然可以討論。

盧秀燕則說,該案有細節要多討論,否則變成「民眾小確幸、政府賺很大」,就像看見物價上漲,若不是供需問題而是人為炒作,但我們公平會、農委會卻又抓不到這些「肉蟲」「菜蟲」,那幹嘛養這些「米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