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3.04


2 月底外界有報導鴻海(2317)富士康凍結在中國的招工計畫,凍結行動將持續月餘,蘋果股價一度聞訊下跌,鴻海也加以澄清。另外根據《彭博社》最新訪問與報導,富士康及其它電子業競爭對手,因應大陸沿海城市薪資不斷上揚的壓力,為「稍微」節省人事費用,近年不斷往內陸另闢新廠,一方面也是解決沿海傳統製造重鎮過去經常出現缺工的問題。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數據,2012 年中國勞動人口減 345 萬人至 9.37 億人,這是中國長年以來未見的景象。人口成長愈緩慢,勞動供給將更吃緊。


《彭博社》科技產業分析師 Jitendra Waral 指出,蘋果產品供應商富士康,在短短兩年召募新員增五成至 120 萬人,未來還需要前進中國其它地區尋找新手填補需求缺口。


由於人口成長緩慢、勞動供給吃緊,因此四川與河南的工資水準在過去六年也上漲 120%。鴻海精密的資本支出在過去三年逾 60 億美元。去(2012)年第 4 季,富士康在河南已擁有 30 萬名員工,同期,四川與重慶員工已增至 15 萬人,然而在 2010 年,這些地方幾乎還沒有富士康人。


富士康過去 3 年在興建廠房的支出不斷成長,其競爭對手廣達(2382)、和碩(4938)、緯創(3231)亦追隨西進,這一方面也促進四川、河南的發展與經濟成長幅度超越廣東。


富士康廠目前在內陸如四川西部與河南中部的勞動成本也升高至接近沿海城市如廣東的水準,因此在這裏招募新員能夠節省的成本並不多;這兩個地方的工廠主要負責生產 iPads 與 iPhones,負責生產的產品性質與廣東廠接近。


儘管勞動成本升高,但彭博社分析師 Waral 認為,企業還是會持續西進,主要還是為了方便招工。


鴻海集團發言人胡國輝在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指出,接近人力大本營一向是公司建廠選址主要考量之一,河南與四川一向是農民工來源地,人力取得方便,這也就是為何富士康要在這兩個省份建廠招工的原因。


此外,野村證券指出,在地方均衡發展的官方目標下,政府也鼓勵企業在內陸投資,因此四川與河南成長率都有可能在今年再度超越廣州。


根據蘋果聘請美國「公平勞工協會」調查統計的資訊,富士康旗下兩座在深圳的蘋果產品生產工廠,裏面的勞工有高達 99% 來自外省份,而四川成都工廠內約有 14% 來自外省。也因此,生產商會逐漸往內陸設廠,也會拿比內陸當地高的薪資水準吸引他們返鄉就業,而這些內陸城市的勞工也就毋需千里迢迢赴沿海城市尋覓工作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