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0.05【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DIGI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兼主任簡佩萍分析,雖然下半年一體式桌上型電腦(All In One PC;AIO PC)表現略不如預期,但長期仍是桌上型電腦(DT)的發展趨勢,進而吸引原來DT領域的DIY廠商投入。不過,AIO PC市場仍在發展初期,且外型與規格等級甚具關鍵,即使是知名品牌也不見得能有所發揮,DIY營運模式更具挑戰。



為協助DIY領域業者突圍,英特爾(Intel)大陸分公司於2009年即開始推動OTX的AIO PC白牌計畫,欲藉由標準化零組件,將DIY模式導入大陸AIO PC市場。此外,台灣主機板業者精英 (2331) 與和碩 (4938) ,也有相關計畫,精英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10)展出產品,和碩則於9月底於大陸幾大城市發表產品與其商業機制。


簡佩萍說明,以目前AIO PC的市況發展,DIY模式成功難度不低,因此,對投入其中的業者來說,尋求商業模式的突破、建構在大陸白牌/DIY市場運作的產業鏈系統,亦具有重要價值。


目前展開的DIY AIO PC模式,均以大陸為試驗市場,除看中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的DT市場,而白牌幾無市場地位(從品牌關注度來看)外,在大陸很早就具有一定技術與產業水準的當地DT相關廠商亦為關鍵,如此有利透過合縱連橫來發展新事業。


在多數品牌都還摸不清如何擴大在AIO PC市場佔有率之際,2010年業者推出DIY模式,對照過往DIY NB多次未竟其功的歷史,產品面同樣需要高度整合能力的AIO PC,DIY要勝出確實不是這麼容易。


不過,簡佩萍認為,在此類高度整合的產品中,台灣廠商的優勢明顯,仍是各方業者最值得合作的對象。唯對此類市場的經營,已有如和碩採取跳脫系統組裝、統包所有零組件採購的角色設定,未來朝向輕資產的平台經營發展,以大陸市場為試驗基地,與當地產業鏈廠商合作,是多年來遲遲未能與白牌市場立下戰功的台灣ODM大廠可參考的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