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11年12月18日電)3D IC發展趨勢成形,國內外半導體廠紛紛展開跨領域合作布局。國內2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 (2330) 及聯電 (2303) 同時與國外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廠結盟合作。


3D IC技術難度高,台積電研發資深副總經理蔣尚義曾預期,邏輯IC的3D封裝因顆粒小,且有散熱等相關問題,5年內將不會發生。


儘管短期內3D IC技術難以成熟,達到量產階段,國內外半導體廠仍積極展開布局,以免錯失未來3D IC市場商機。


除全球晶片龍頭英特爾(Intel)與工研院合作3D IC架構且具低功耗特性的記憶體技術外,美國技術授權廠商Rambus也與工研院合作開發3D封裝技術。


聯電更於2010年便與記憶體封測廠力成 (6239) 及日本記憶體大廠爾必達(Elpida)展開跨領域策略技術合作,針對28奈米製程,進行3D IC整合開發。


聯電、力成及爾必達等3方合作,初期將投入堆疊邏輯及DRAM的產品開發,未來將進一步投入整合射頻、快閃記憶體及DRAM等更先進產品開發。


面對媒體詢問英特爾與工研院的合作,台積電董事長暨總執行長張忠謀也不甘示弱的表示,台積電已與國外有技術且規模大的DRAM廠合作達2年。


台積電目前已可提供客戶以矽取代PC板的2.5D產品技術樣品,預計2013年可小量生產,2014年放量。


從聯電及台積電紛紛與DRAM廠就3D IC展開合作來看,顯見DRAM是未來3D IC產品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也難怪力晶科技 (5346) 堅持不願完全退出DRAM市場。


力晶科技董事長黃崇仁雖公開向外界強調,力晶已不再是標準DRAM廠,而是代工、多元化記憶體技術廠;不過,黃崇仁表示,DRAM是未來3D IC產品不可或缺的技術,力晶仍將繼續生產DRAM產品。


利基型記憶體廠鈺創科技 (5351) 董事長盧超群也看好記憶體未來發展前景,他預期,5年後記憶體產品市場占整體半導體業比重,將逾3成。


盧超群同時對國內DRAM產業提出建言,業者在面對當前產業景氣寒冬時,可縮小規模,專注客戶需求的產品市場,畢竟沒被「殲滅」,未來就還有機會。3D IC能否為未來國內DRAM廠帶來轉機,值得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