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2.11.30【時報-台北電】遊戲產業今年出現急遽震盪,今年面臨產業結構及典範轉移的挑戰,也反應在營收及獲利上面,今年前3季已經有逾半公司虧損,今年第4季要扭轉乾坤也不易,多數業者今年的財報恐差強人意。

遊戲產業今年變成「艱苦行業」,例如,華義 (3086) 、歐買尬 (3687) 及樂陞 (3662) 今年由盈轉虧。鈊象 (3293) 前3季的獲利也較去年下滑7成,中華網龍 (3083) 今年第3季為近5年來最大幅度的虧損季度。

 遊戲業者表示,今年遊戲市場的最大衝擊,在於過往受到消費者歡迎的大型遊戲,獲利變得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玩家不若以往會花這麼多的時間在玩大型連線遊戲,相對的,卻愈來愈喜歡停留在手持 式裝置及下載APP遊戲。

遊戲橘子 (6180) 執行長劉柏園就坦言,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大幅成長,帶動行動遊戲成長快速,去年下半年即感受到市場變化太快速。遊戲業者並非不看好行動遊戲,而是行動遊戲的獲利模式,如下載付費及in-APP購買,其營收累積的規模和速度,實在無法跟大型遊戲相比,因此,不少上市櫃遊戲公司一開始均選擇觀望。

然而,現實問題是,行動遊戲已經明顯對大型連線遊戲形成排擠效應,也因此,以大型連線遊戲為主要產品的上市櫃遊戲公司,今年度的財報可說是差強人意,反映了市場排擠的效應。

以去年EPS6.41元、獲利表現亮眼的歐買尬來說,因為沒有推出大型遊戲,加上攤提TERA這款高昂授權金的遊戲,今年由盈轉虧,前3季每股淨損2.58元,今年第4季在無新品的情況下,要扭轉劣勢也不易,全年恐虧損。

而中華網龍為台灣最大的線上遊戲研發公司,今年也處於整體策略調整的陣痛期。今年前3季獲利僅597萬元,在盈虧邊緣。法人表示,第4季要獲利恐不易,但該公司仍樂觀表示,12月密集推出3款遊戲,只要表現不錯,全年獲利有機會。

另一家遊戲類股資優生鈊象電子,原本該公司已經連續7個年頭賺一個股本。但卻遇到了電子商用機台與線上遊戲同時不景氣,今年前3季每股獲利僅1.33元、較去年同期下滑7成,今年EPS恐較去年4.75元腰斬。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何英煒/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