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15
名人講堂:達虹總經理林冠穎 觸控面板市場競爭 Windows 7只是起跑點 以多點觸控及直覺式操作為標準 電容式才是王道
對於台灣觸控面板產業,投入的業者很多,每家都想要做,但是實際上觸控面板產業沒有那麼簡單,往往都是一個產品準備要推出了,考驗才剛剛開始。
像是 Windows 7 即將推出,每家都想推支援 Windows 7 的觸控面板,也想辦法要通過 Windows 7 認證,但是 Windows 7 只是一個起跑點,並不是終點,並不是產品通過微軟 (Microsoft) 認證就好了,就像是很多人想用許多替代方案取得認證,如是改良電阻式技術,推出可以支援多點觸控的產品,或是改推光學式技術,但是觸控操作好不好用,消費者的體驗是最直接的。
觸控面板能不能達到 True Touch 很重要,根據我們跟許多大客戶談的結果,儘管很多觸控技術都提到可以支援多點觸控 (Multi Touch) ,但如果不能做到真實兩點或是多點,最終還是無法達到像是 iPhone 這樣直覺式、流暢的操作。
光學式觸控是透過照相或是投影的方式推算手指接觸面板的位置,技術非常不容易,也可能會有操作起來不流暢的問題,例如手指還沒有碰到螢幕就 on ,手指拉起就 off ,透過照相方式推算,畢竟與手指直接接觸的操作方式不一樣,很容易會有判讀錯誤的問題。
雖然很多人會認為,只要消費者習慣之後,很容易就可以接受這樣的操作方式,但是我覺得不能有教育消費者的想法,操作介面好不好用,人性化、直覺式的體驗是最直接的,而且要能夠流暢。
殺手級應用仰賴真實多點觸控
尤其是 Windows 7 推出之後,未來軟體廠商開始著手開發觸控面板用的遊戲及軟體,觸控面板能不能支援真實多點,操作夠不夠直覺式、流暢,將是軟體能不能成功推出殺手級應用、並吸引消費者接受 Windows 7 的最大關鍵。
例如 iPhone 大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 iPhone 可以支援各種遊戲軟體嘗試各種可能的操作方式,像是彈鋼琴等,因為 iPhone 是真正可以達到真實多點觸控,因此軟體廠商可以在它完整的支援下,寫出新奇有趣的遊戲。
而目前觸控面板技術中,也只有投射式電容技術可以達到真實的多點觸控,不僅兩指,甚至可支援到 10 指。 10 指同時觸控,也許在目前手機面板上用不到,但是隨著 Windows 7 作業系統提供可以支援的平台之後,未來在中大尺寸的應用會愈來愈多,例如遊戲、甚至教育用途。
在支援多點觸控的投射式電容技術方面,現階段最大的尺寸已經有 21.5 吋,未來大尺寸的發展,即使到 30 吋也是可以達到的。
至於電阻式,雖然跟電容式一樣是透過接觸定位感應,但是電阻式除了需要戮力 ( 用手指產生的壓力 ) 之外,另一個缺點是會有位移的問題,同樣地也會造成操作不流暢的問題,為了達到可支援各種手勢辨識的多點觸控功能,電阻式仍需要進行改良,而且其本質還是電阻,在使用的流暢度、觸控施力的感受上,還是有相當的落差。
就以價格來說,經過改良的數位電阻,與投射式電容的價格其實相差不大,價格上的競爭力也大幅縮小。尤其是電阻式是採用兩層 ITO 薄膜 (F/F) 的結構, ITO Film 供應多掌握在日商手中,在材料受制於人的情況下,也很難佔到便宜。
投射式電容目前市面上的報價 10 吋約 30 美元,數位電阻則在 20 美元左右,兩者的價差並不像外界以為是倍數的差距,另外投射式電容昂貴的主因在於 IC ,佔成本高達 3 分之 1 ,隨著 IC 供應商愈來愈多、愈來愈好,相信 IC 的價格很快也會下降,屆時價格就會直接威脅到電阻式。
Windows 7 只是起跑點
Windows 7 即將推出,對軟硬體供應商來說,這只是一個起點,微軟提供的是標準化的平台,讓未來眾多的軟體、硬體廠商可以根據這個平台開發更多軟硬體應用。
以目前的硬體資源,軟體廠商可以使用的 Windows 7 真正的功能不過 50~60% ,未來還有更大的應用開發空間。而隨著更多遊戲、應用程式開始導入之後,現在的硬體能不能支援?觸控能不能達到滑順、甚至 10 指並用?
所以我們認為 Windows 7 推出只是一個起點,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考驗,觸控面板很多家都在做,都有自己的新產品,但是真正的平台、標準就在那裡 ( 指 windows 7) ,要做到觸控很簡單,但是技術要到精準、確實,很多廠商都還有進步的空間。
以蘋果 (Apple) 為例,蘋果是一家對軟體最清楚的硬體廠商,為何會選擇投射式電容?我相信投射式電容一定會成為蘋果未來的主要技術,蘋果也一定會繼續開發下去,為何蘋果對投射式電容獨具慧眼?這就是未來的觸控面板非投射式電容不可的理由。
而兩年後,我們可以看看現在的數位電阻等技術,還會有多少可以留下來?
儘管現在數位電阻還有一些機會,但是它的優勢很快就會消失,包括價格在內。
以長遠的發展來說,採用玻璃的投射式電容技術一定可以達到與電阻一樣便宜。投射式電容採用與 TFT 類似的製程,現階段價格昂貴,主要是因為 IC 較貴,設備剛投資,且目前使用的母玻璃尺寸較小,所以相對地成本高。
未來隨著 IC 價格下降, 4.5 代線製程開始投入生產觸控面板之後,成本一定會有更好的下降空間。
我們投資一項技術,著眼的是中長期的發展,我們也相信投射式電容會是未來 3~10 年內將成為主流的技術。
技術改朝換代 轉眼就會發生
在面板這個產業,我們也見證過很多次世代交替,一個技術的改朝換代或是消失,可能在 6~10 年間就會發生,像是 PDP ,因此很多廠商想轉型,一定要找到真正具有發展潛力的技術。
然而觸控面板這個產業,往往是 Touch Sensor 的解決方案準備好了之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例如送樣給客戶評估,任何客戶端反應回來的問題,都要花上 1~2 個月時間修改,因此耗費的時間、人力以及成本難以估算。
很多人想要進來做觸控,一投進來不多久就撤退,原因就是除了觸控之外,沒有其他可以支撐營運的產品,而要在觸控產業站穩腳跟,又至少要將近兩年時間。
對從彩色濾光片 (CF) 轉型觸控面板的達虹來說,維持 CF 業務也是支撐達虹發展觸控面板的主要力量。
最後則是客戶組合以及經驗,能不能支持在觸控面板市場長遠的發展。
對一線品牌的客戶來說,其供應商往往必須要提供 1~2 年的產品開發藍圖 (Roadmap) ,以及超過 3 年以上更大尺寸應用的開發計畫,才能確保具備成為供應商的潛力以及未來合作的穩定。
基本上光是要準備好一個產品線,至少要提前兩年,光是開產品,就要花 1 年的時間。例如蘋果準備了好幾年才推出 iPhone ,又與供應商合作超過 1 年才開出產品,在布局期間多少廠商必須咬牙苦撐,若無其他產品支持營運,很容易就半途而廢。
而接下來進入中大尺寸面板應用,又即將面對更大基板尺寸的產能投資,未來觸控面板產能供應勢必將移往 4.5 代、 5 代,甚至可能也會有 6 代線,越來愈大的投資,不僅新進入者的門檻越來越高,其他在後面追趕的廠商,也因為上一波不景氣而縮手投資,在新產能、新技術方面,也將拉開距離。
<電子時報 - 名人講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