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大陸廠商到底能收穫多少來自OGS的碩果?拓墣認為前景並不樂觀,甚至OGS產能開出愈多的廠商,反而會跌得愈慘重。探究其因,主要有三大因素讓大陸觸控廠商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1)在小尺寸領域,OGS不是G/F的對手;(2)OGS在大尺寸沒有足夠訂單支撐;(3)替代性新材料即將面世。
OGS相較於G/F有一極大優勢,在於既可用於中小尺寸觸控面板,也可用於大尺寸面板。而事實上,依目前G/F發展的成熟度及日益下降的成本來看,OGS想在以中低階應用為主導、價格因素為絕對指標的大陸中小尺寸觸控面板市場分一杯羹,基本沒有可能。特別是大陸隨著ITO導電膜的國產化,明年G/F還有降價空間,在性能及輕薄要求方面,G/F也將無限接近於OGS,所以儘管OGS的價格在2014年也會隨著技術進步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和G/F相較,OGS的性價比還是存有極大落差。
一直以來,業內人士看好OGS主要是期待在觸控筆電上的表現,兩岸業者更是不惜重金大規模投資OGS,但Windows 8並未如預期拉動觸控筆電需求,雖然隨著OGS產能和良率提升,觸控筆電需求確實有提升,但和預期仍有相當大距離。而這也直接造成當多數大陸OGS觸控式螢幕廠商還未量產時,台灣OGS廠商卻已走到了「薄利多銷」的階段,今年底全球供應量將是需求量的1.5倍;換句話說,大陸OGS產能一開出,就很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尷尬局面,而競爭壓力主要還是來自台灣廠商。在價格競爭的大環境下,大陸OGS廠商作為後進者,只有加快良率提升步伐,把價格不斷做低,同時頂住虧損壓力,等待觸控筆電市場的擴大,才有機會勝出。
另外,G/F/F因ITO導電性能不夠,目前無法朝更大尺寸發展,這為OGS提供了很好機會。不過,AgNW和Metal Mesh一旦成功量產,將很快打破OGS在大尺寸觸控面板的壟斷地位,屆時,OGS又將遭遇如今在小尺寸觸控面板領域的窘境,很可能大陸OGS還沒等來觸控筆電市場的爆發,OGS就已經被其他技術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