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2.24【時報記者詹靜宜台北報導】研華 (2395) 今天召開上半年度法說會,對於華碩 (2357) 購併研揚 (2463) ,董事長劉克振表示,華碩是個品牌公司,對於物聯網、智能地球的潮流也會看好,過去多年研華大部分合作集中在和碩 (4938) 部分,主要是採購及主機板部分,最近想把Android平台引進,也都是跟和碩合作,互動越來越好,華碩大致上是財務投資且多一個機會的概念,至於華碩併研揚未來要做什麼,劉克振則說,並不清楚。



至於雲端會不會泡沫化,劉克振表示,如果只把雲端想成伺服器的話就會泡沫,只看到伺服器就太狹窄,所有平台都可以連到雲端,研華DMS(設計生產服務)就是幫客戶代工這個部分,當雲端世界成形後,平板電腦人手一台,這跟研華無關,這跟華碩、宏碁 (2353) 有關,但交通、醫院等運作會改變,就需要透過SM,這裡所需要就是研華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劉克振認為,這個物聯網潮流很明顯,且一天比一天明顯,但並沒有太多人投入,積極投入除了研華,物聯網投入的公司不但沒有泡沫,而且是不太投入,為何沒有投入,係因為投入實在太麻煩了,而且營業額只有一點點。


劉克振認為,投資股票應該投資經營模式,追隨短期新聞議題沒道理,提出一個利基事業部群聚成長模式,研華發展一種管理概念,使公司可以同時領導更多的事業群,像是麥當勞全球有三千家也沒有什麼困難,2010年以後的產業不是一個事業群可以滿足 必須把組織調整成利基型事業群聚模式。


另劉克振也提出SBU(策略事業單位)或是併購對象的四大條件,包括能共用並強化研華全球品牌;能在多年努力後,達到所專注的利基領域的世界領先位置;能適合研華整體事業領導模式(BLM);能貢獻到研華企業使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