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8.31 國內最大有害重金屬廢棄物固化及掩埋處理廠可寧衛 (8422) ,董事長楊慶祥今(31)日表示,公司具備全方位廢棄物管理及資源整合能力,因此延伸至多元性統包整治、土地活化再利用需求,目前公司已有五塊土地正在進行整治,合約金額超過50億元,年底前將佔營收4成,明年有機會再簽下2塊土地,挹注新成長動能,由於公司整合旗下3家子公司效益奏效,上半年營收、獲利均翻倍成長,EPS已達5.9元,加上廢棄物回收不受景氣影響,市場需求高於供給,集團今年絕對賺超過1個股本。
楊慶祥進一步指出,近年來許多電子產業外移大陸,造成重金屬污泥處理量逐年減少,再加上政府對污染廠址強力控管及整治經費投入,因此公司目前全力搶攻污染廠址專案整治及集塵灰/飛灰的硬體(熱脫附與固化處理技術)及軟體(諮詢顧問能力),提供客戶端一次購足全方位服務,目前可寧衛陸續接獲台塑前鎮廠唐榮國有財產局經濟部水利署等專案,合計訂單超過50億元,根據環保署所公告,全國列管各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廠址共811處,面積達368公頃,加上國內只有可寧衛可以做到開挖、固化、掩埋、清運等整合服務,未來集團商機無限。
楊慶祥表示,今年可寧衛集塵灰處理量將達1.56萬噸、污泥達5400公頓、專案整治達4.03萬噸,再加上其他處理收入約8400噸,合計今年廢棄物處理量近7萬噸。而未來還會積極研發重金屬廢棄物的代處理作業,以降低單位處理成本,增添競爭力。另外,東南亞許多開發中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土地廣大卻沒有資本去建置成本相當高昂的廢棄物處理設施,如掩埋場或焚化爐等,可寧衛將會投過集團轉投資,將資金建置成本較低的固化掩埋技術引進東南亞。
可寧衛目前規劃吉衛和大倉三期掩埋場,面積分別達9、11.17公頃,較原本的可寧衛企業掩埋場(3.6公頃)、大倉掩埋場(7.92公頃)大很多,由於可寧衛掩埋場僅剩下5年可使用,因此公司規劃以吉衛掩埋場接續處理相關業務;大倉掩埋場估計約可再用8-10年,但公司也先行規劃大倉三期掩埋場,以確保營運不會出現斷裂。
楊慶祥指出,可寧衛具有探勘土地地質技術,土地準備和收購及取得民眾信任,因此具有絕對優勢,再加上一年一般廢棄物市場處理量約1600萬噸,且過去仍有許多未妥善處理部份,市場穩定,不受景氣影響,再加上固化仍舊是目前回收中最具有經濟效益的方式,未來15-20年都可以擁有優勢穩健成長,同業不易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