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0.12.13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DisplaySearch指出,觸控面板產業未來1-2年的發展將會比過去玻璃式結構與薄膜式結構的競爭更加戲劇性。現有的外掛式觸控模組、不論是玻璃或是薄膜式,接下來都必須往單片式玻璃觸控方案(sensor on cover or one glass solution)布局,並且逐漸形成單片式玻璃觸控(指的是Touch on Lens、One Glass Solution)與面板內嵌式觸控(in-cell and on-cell touch)之間的競爭。包括單片式及內嵌式觸控技術都已成為觸控面板產業的新趨勢。



DisplaySearch指出,傳統投射式電容觸控感應器(touch sensor)主要的兩種結構,分別是玻璃式電容和薄膜式電容,其中,玻璃式電容觸控最主要代表品牌是Apple,而薄膜式電容觸控的領導者則是Samsung。正因為品牌間不同的觸控感應器結構選擇,使得背後各自擁有不同陣營的觸控模組供應鏈,也讓這兩個觸控技術陣營的競爭情勢備受矚目。


從過去PDA的時代到早期的觸控手機,電阻式的技術一度引領風騷,而當2007年第一代的iPhone正式將投射式電容帶進智能手機應用後,尚且不到五年的時間裡,投射式電容將取代電阻式,成為出貨量最大的觸控技術。


目前現有的投射式電容絕大多數是外掛式,「外掛式」指的是以獨立於面板之外的基板(sensor substrate)來承載觸控感應線路(sensor pattern);此一基板將會與面板作進一步地貼合。觸控感應線路的基板選擇通常不是玻璃就是薄膜(PET)。玻璃的好處是可以承受較高的製程溫度、耐受性高,也因此在進行ITO觸控感應層濺鍍時,往往可以有較好的阻抗值。相比之下,薄膜的阻抗值一般就沒有玻璃來得理想;不過薄膜在厚度、重量上卻有著明顯的優勢。


由於堆疊的層與層之間需要進行貼合,因此觸控模組的最終成本除了材料成本外,就跟貼合的良率息息相關,特別是進行全貼合的方式。因此,若是能夠提高貼合良率、甚至減少貼合次數,就會成為觸控製程技術的發展方向。目前觸控產業已經有兩種新技術正在發展中,而這兩種技術的目的均是要取消掉感應線路基板的使用;一種是單片式玻璃觸控方案,另一種則是面板內嵌式觸控方案。


單片式玻璃觸控與面板內嵌式觸控方案均可以減少貼合次數、節省材料成本,同時可以減輕應用裝置的重量,而這一點對平板電腦來說由其重要;而這就是為什麼從今年第三季開始,系統廠所接到來自品牌的開發需求有很大比重的情況是,希望導入單片式玻璃觸控方案給2012年的新機種。除了對價值鏈的影響與整合不同外,這兩種技術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是零和競賽;原因乃在於這兩種技術有其優缺點,而且不見得僅是從技術面上的考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