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08:03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IC設計服務廠智原 (3035) 23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二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0.56億元,每股淨利0.22元符合預期。智原看好下半年營運,受惠於2018年以來的委託設計(NRE)接案在第三季開始轉成特殊應用晶片(ASIC)量產,單季營收有機會超過2018年同期季增率表現;法人推估智原第三季營收可望較上季成長達三成幅度,ASIC營收占比提高雖壓抑毛利率表現,但仍可維持50%的高水準。

 智原23日公布第二季財務數字,單季合併營收季增10.8%達12.15億元,較2018年同期成長10.1%,平均毛利率降至54.7%但與2018年同期持平,由於營業費用較上季增加,以及提列2018年未分配盈餘所得稅費用,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減41.7%達0.56億元,但較2018年同期大幅成長93.1%,每股淨利0.22元符合預期。智原上半年合併營收23.12億元,較2018年同期成長7.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52億元,較2018年同期成長55.1%,每股淨利達0.61元。

 智原表示,第二季整體營收表現優於公司預期,ASIC量產是主要成長動能,其中應用包含智慧電錶、PoS、高解析度投影機、多功能事務機、工廠自動化相關應用等,這些產品部分為在地化需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而智原不僅深耕相關應用更鎖定各區主要領導廠商合作,這樣的布局讓第二季ASIC量產營收較上季大幅成長35%達7.8億元。

 在NRE接案方面,智原持續提升接案品質,上半年營收受到收入認列遞延的影響雖不比2018年高,但獲利貢獻卻不亞於2018年,關鍵就在高設計價值(Design Value)的案子持續增加。整體而言,第二季即使量產營收占比上升,但產品質量持續優化,毛利率仍維持在相對高檔54.7%且與2018年同期相當。

 智原總經理王國雍表示,與三星晶圓代工策略聯盟後已開始透過IP(矽智財)先行策略來卡位先進製程市場,不僅能降低風險也可提高ASIC量產機率,而智原7月已獲國際大戶的NRE案並採用三星14奈米製程及智原IP,此客戶型態也是智原希望的,該模式也會是智原未來的接案取向。

 智原對第三季展望樂觀,整體營運可望快速增溫,不僅NRE可回到上升軌道,ASIC量產也可延續上一季出貨動能維持成長態勢。在ASIC接案方面,2019年以來除了在成熟製程表現質量具增先進製程亦有斬獲。王國雍表示,第三季NRE及ASIC量產都會創下歷史新高,智原目前手中有100多個案子還沒進入ASIC量產,下半年都有機會進入量產。(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新竹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