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症狀,未必見血!一名23歲的年輕男廚師,日前突然覺得肛門疼痛,但沒有出現血便,也沒有排便異常的現象,以為是單純的痔瘡發作,一忍竟然就是4個月,直到最近因為無法停止便意、老想跑廁所,到大醫院檢查才赫然發現竟已是第2期腸癌,腫瘤還侵犯儲精囊,治療之餘,還冷凍精子保留日後生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男子就醫之前,其實已經看過不少診所,由於症狀只有肛門疼痛一項,都被當作痔瘡在治療,期間他甚至一度痛到無法入睡,私下到藥房買類固醇服用止痛,最後真的痛到忍不下去了,這才轉診。
經過腸鏡檢查,發現男子在距離肛門口約10公分處,位置頗深,有一顆3、4公分大小的腫瘤,且已經侵犯到鄰近的儲精囊,證實是第2期腸癌,趕緊接受電療以及化療,等腫瘤縮小後,才要進一步接受手術切除。
魏柏立說,擔心電療、化療之後影響生育能力,變成「空砲彈」,已經有一名要好女朋友的男子,也決定冷凍精子,為日後生兒育女保留一絲生機;他提醒,雖然腸癌患者超過90%為50歲以上年齡層,但年輕化病例也不少,多與生活習慣有關,像這名男子,就是標準的老菸槍。
雙和醫院內科部暨血液腫瘤科主任趙祖怡指出,大腸直腸癌已連續5年蟬聯國人癌症排行榜第一名,每小時就有2人罹患,是發生成長率最高的癌症,發生人數十年間從7千多人、增加至1萬4千多人,翻增2倍之多,且新診斷的患者,每5人就有1人已經轉移,必須接受化療、標靶藥物的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醫師莊捷翰強調,即使第4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只要積極治療,仍約有10%機率可完全痊癒,關鍵就在於「標靶+化療」治療。
晚期大腸直腸癌病人治療有3怕,莊捷翰說,怕開刀、怕花錢、怕惡化,但對於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患者,只要選對標靶藥物的使用順序,先以「血管新生抑制劑」第一線治療,當治療失敗時,再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第三線用藥,照此順序,健保都有給付,不必自費,光是標靶藥物就能省下100至120萬元左右,也讓搭配的化療更易進入腫瘤,達到毒殺效益,控制腫瘤的大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