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2 12:45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去年供需失衡的二極體到今年第2季都難以緩解,德微 (3675) 大股東-達爾(Diod)樂觀看待二極體前景,近期無畏美股重挫,連兩天股價大漲10%,德微今天盤中股價止跌反彈,強茂 (2481) 亦同步走高。

 汽車智能化,且電動車趨勢難擋,加上IoT及AI應用激增,讓二極體產業自去年第2季起開始出現供不應求,即使第1季是傳統淡季,二極體供給不僅依舊吃緊,強茂等更宣布調高價格,達爾科技執行長盧克修表示,從市場狀況來看,二極體供不應求狀況到今年第2季都難以緩解。

 除二極體持續供不應求,達爾佈局電動車、高階伺服器及智慧型手機三大產品線,效益逐漸顯現,達爾科技去年毛利約3.58億美元,盧克修訂下達爾科技營收將從10億美元拉升至25億美元,毛利率將從35%拉升到40%目標;且在車用產品部分,去年車用產品佔達爾科技營收8%,今年車用產品營收可望達1億美元。

 達爾衝刺自身營運,也擴大對德微的下單,為配合達爾科技在車用的佈局,德微近年來將新產品開發重心放在車用市場,除技術提升外,亦不斷擴建產能,德微日前決定投入2.5億元,取得桃園地區專業車用二極體廠亞昕科技的60%股權及封測產線和廠務設施,並斥資7.76億元,向永翊開發購買廠房土地以及設備,兩項投資案總計10.26億元,顯示公司對未來營運深具信心。

 德微1月合併營收為1.12億元,年增7.21%。

 德微表示,公司規劃投資10.26億元於桃園取得土地、廠房及亞昕科技60%股權與其封測產線和廠務設施,期進行垂直整合以發揮更大之營運績效,並透過集團之銷售網絡,將二極體產品推廣至更多汽車之應用領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