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9 07:5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二極體廠德微 (3675) 透過大股東兼大客戶、美國上市公司達爾(Nasdaq:Diod)的導入,在蘋果iPhone手機和車用市場皆大有斬獲,8月營收一舉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儘管9月略微休息,但10月可望再締新猷,法人評估全年度EPS落在3.1~3.3元之間,寫下史上最佳成績。

 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車用二極體今年預估出貨量將成長逾一倍、達7,000萬顆,明年就要挑戰1億顆大關,成長力道最強。

 張恩傑指出,汽車電子化的比重越來越高,也就用到更多的二極體,以該公司自行拆解某市售基本款小客車來看,5年前出廠的車款搭載二極體的價值約280美元,今年的車款則拉高到400美元,而雙B車種則高於500美元,至於電動車款更突破1千美元大關,帶動車用二極體需求暴增,加上通過車用認證的二極體廠並不多,因此已出現缺貨狀況。

 張恩傑說,車用二極體應用很廣,從雨刷、天窗、車門開關、座椅、安全器囊等都用得到,至於電動車還多了電池的保護元件,看好相關市場需求,該公司正全力衝刺相關業務。他指出,德微去年的車用二極體出貨量3,000萬顆、營收佔比約1.5%,今年預估7,000萬顆、成長超過1倍,且佔比攀高到5%,明年出貨將可突破1億顆、成長幅度超過5成。

 對於今年初的某篇法人報告,評估德微今年度會受到接單模式的影響(對某大客戶由收代工費轉為帶工帶料),導致毛利率下跌,全年度獲利只能持平於去年。張恩傑頗有「雪恥」意味的表示,該公司上半年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20.37%,毛利率維持去年水準,且在匯損干擾下,稅後純益還能繳出6,700萬元、年增48.7%的成績單,EPS為1.5元,凸顯該公司在產品朝向高階化發展,以及自動化效益顯現。

 張恩傑認為,現在所有製造業都朝向自動化發展,而且會去買最貴最好設備,但對德微來說,則是思考如何以合理的價格,加上自家改良,讓所有的自動化設備「彼此能溝通」,希望能打造全球第一家進入工業4.0製程無人關燈二極體廠。

 德微是極少數將製造基地留在台灣的二極體廠,且5年前即已布局自動化,隨著技術成熟和產線優化,成效逐步顯現,帶動毛利率一路向上,從2012年的7.1%,到今年上半年已達21%。該公司近期已經完成擴產計畫,產能已拉高到1.5億顆,比去年同期的1.05億顆大幅提升。(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王中一/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