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本益比(PER)
英文名稱:Price-Earnings Ratio(P/E、PER)
名詞定義:一家公司某一時點股價相對於年度每股獲利的比值,通常以倍數(multiple)顯示,一般認為合理本益比為利率的倒數。
計算公式:每股市價/每股盈餘(EPS)
使用方式:最常用的評價指標之一,本益比的倍數代表假如公司未來的獲利保持不變,原始投資金額可以回收的年數,通常本益比愈高,也代表市場投資者對於公司的未來獲利前景愈樂觀,本益比的高低對投資報酬的影響並無定論,因此,大都以相對的觀念作比較,使用方式有:
1.公司本益比和整個市場的比較。
2.公司本益比和同一產業公司的比較。
3.公司目前本益比和公司本身歷史本益比的比較。
4.不同利率水準之下,合理本益比和公司目前本益比的比較。
來衡量在某一時點投資的可能風險和報酬。
資料頻率:EPS資料:每年4月底前發佈上一年度資料及當年首季資料、8月底前發佈第二季資料、10月底前發佈第三季資料;股價:每日變動。
資料來源:股價:TEJ股價資料庫
季財務報告:TEJ財務資料庫
相關名詞:每股盈餘(EPS)
本益比/成長率比值(PEG)

 


何謂本益比?

  即股價/每股稅後盈餘。例如:某股票買進價格是每股20元,預估該股當期稅後純益每股 2元,則該股的本益比是10倍。通常本益比的倍數越低越具投資價值﹐但尚須綜合考量其產業特性、未來成長性等因素。


本益比= 股價/ 每股稅後純益 = P/E
P:每股股價  E:每股稅後純益


本益比低代表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股票,這也代表可以用較低的代價買進獲利機會;相對的,高本益比代表用更高的股價去獲取相同的股利,因此在股市下挫時,高本益比的股票跌價空間可能更大,投資風險相對較高。 本益比是否合理其實是比較得出來的結論,一般而言,可與大盤整體本益比、類股本益比,以及個股歷史本益比作比較。 要評估合理本益比目前可以15~20倍作為基礎,再考慮個別公司不同的情況給予加分或是減分:


加分的項目:
同類股的本益比高於公司本益比
所屬的產業成長前景看好
所屬產業受景氣循環波動影響較小
近3年營收與獲利穩定成長
產品與技術領先、形象在外良好
在同類產品市場中位居領導地位
負責人專注本業,在外形象良好
列項目相反則減分


不少人以20倍本益比作為加減計算合理本益比的基礎,但是大環境因素如經濟成長走勢、股市多空走勢,都可能影響本益比的評估標準。如果大環境確實不好,基礎評估的標準可能就要降低至15倍,但若是景氣相當熱絡,後續成長前景看俏,評估就可以提高至22-25倍。
一般可以作為計算本益比評估基準的準則:
以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準,假如目前在接近6%的水準,因此可以估算出本益比評估基準約在100%÷6%=16.67的水準。要原因在於未來半年的景氣狀況預期不佳,加上股市空頭氣氛仍強,因此,在帶領大家一步步做出評估之前,先以17倍本益比作為基準。



不知道你所說的殖利率股票上的還是債券上的!


何謂殖利率

  債券投資人從買入債券一直持有至到期日為止,這段期間的實質投資報酬率稱為債券殖利率(Yield Rate)。因持有債券至到期日,故又稱為到期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 ; YTM),簡稱為殖利率。
  債券價格的計算如下:將各期的現金流量依折現利率求出現值,再加總各期次的現值,而該折現利率即為債券殖利率。



CFt:第t年的現金流量

P:購買債券的金額

y:殖利率

舉例來說,投資於85年5月23日買入央債85-3基本資料如下:

面額:100萬
票面利率:7.25% 每年付息一次
發行日:84年12月12日 期限5年
成交價格為1,096,540元
而未來每年的現金流量為72,500元(=100萬*7.25%)

  且在91年12月12日除利息外,尚回收本金100萬元,將上列數據代入公式中,使各期現金流量折現後等於1,096,540元的折現率為5.985%,該折現率即為殖利率。

  債券持有人每年可領取固定的利息收入,因此,當市場利率水準上、下波動時,債券價值會隨著市場利率作反向變動。譬如「央債85-3」票面利率為7.25%,當市場利率下跌至6.0%,因持有公債者每年可以領到7.25%的債息收入,較其他固定收益6%更具吸引力。因此,投資人願意多付出96,540元去購買面額100萬元的「央債85-3」,即「央債85-3」的殖利率會下跌至5.985%,債券價格上漲至1,096,540元。相反的,當市場利率高於7.25%,假設上漲至8%時,投資人不願意持有僅7.25%利息收入的公債,在市場降價出售,使「央債85-3」的殖利率上升接近8%。

  債券雖為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但市場利率波動會影響債券殖利率高低,而殖利率變動,將使得債券價格上漲或下跌,其所產生的資本利得或損失,遠超過固定的利息收入。

-----------------------------------------------------------------------------



股價淨值比 = 股價/淨值
{股價}表示投資人主觀認為這股票應有的價格,由於對於各種股票期望不同的關係,有的股票價格較高而有的比較低 , 就好像A股票給大家的印象不錯,本身體
質也不錯,這樣即使股價高也會有人想去買,所以會有較高的價格.

但,價格低的股票就是不好的嗎?若以上面的定義,似乎低價的股票是因為大家
對它沒啥好印象,也就是沒啥興趣買它,所以股價會低. 這樣的講法只是省略了
以其它的觀點來看一檔股票的優劣,是比較膚淺的比較方式 , 若我們加入了 "淨值" ,則會更客觀與清楚一檔股票真正應有的體質

{淨值}的簡單定義在於公司如果有天結束營業,則它的資產扣掉負債之後,
剩下的"價值" 再分給所有的股東,則每個可以分多少錢的意思.

所以啦, 假設有兩家公司A和B :
A 股價20元 淨值5元 ____ 股價淨值比 = 4
B 股價15元 淨值10元 ____股價淨值比 = 1.5
B公司股價雖然比較低,但由於它的淨值比較大,也就是公司"真正"的價值
比較高, 所以除出來的數值比較小,代表是股東在公司結束營業時,花1.5元
可以拿回1元 ; 但A公司卻要花4元才可以拿回1元,所以以B公司的體質較
好, 投資買這檔股票時也比較安全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