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參加在中國合肥舉行的 「國家積體電路重大專項走進安徽」 活動,合肥晶合積體電路總經理黎湘鄂表示,合肥晶合目前正積極導入中國自產的設備中,而且現階段已評估 6 家國產化設備廠商。其中,有 1 家設備已進廠進行產品驗證,另 2 家已進廠裝機中,其餘 3 家正在準備中。預計於 5 到 10 年內可達成提供合肥積體電路製造技術所需設備的 7 成比例。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合肥晶合積體電路成立於 2015 年 5 月 19 日,是由台灣力晶科技與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所合資建設,為中國安徽省的第 1 家 12 吋積體電路代工企業。目前代號 N1 的第 1 期項目,已於 2017 年 10 月底正式量產,總投資金額達到人民幣 128 億元 (約新台幣 608 億元),未來滿載月產能可達到 4 萬片 12 吋晶圓。至於,代號 N2 的第 2 期項目,則目前正在建設中。

報導指出,合肥晶合總經理黎湘鄂指出,合肥晶合 N1 廠定位於 90 奈米及鋁制程,這對國內設備與材料產業是很好的切入點。而未來,合肥晶合的 N2、N3、N4 廠也必定會走進 65 奈米、45 奈米等其他製程,並且同時延伸走進銅制程當中,這都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領域。

另外,黎湘鄂還進一步指出,目前工廠已經進入全自動生產的階段,可以說是先進的智慧工廠之一。至於,在技術方面,工廠已裝設 160 台設備,良率也在追趕台灣廠商的水準中。而且,最重要的是,產品都已經通過了可靠度驗證。

最後,黎湘鄂還強調,在人才方面,合肥晶合目前擁有 260 位台灣技術人才,他們在半導體領域的工作經驗都超過 10 年以上。同時,合肥晶合也在當地也招募了近 800 位新人,目前正在全力培訓中,預計 1 年左右均可完全獨立作業。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