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08-29 14:38:32 聯合晚報 記者劉怡妤╱台北報導

 

受惠智慧聯網的產業。 整理:劉怡妤

分享
 

今年全球景氣不如年初之預期,除了債務風暴影響歐洲市場復甦外,消費市場欠缺殺手級明星產品,導致全球經濟在欠缺增長動力之下陷入疲態;尤其IT(資通訊)產業僅剩智慧型手機維持年成長,其餘包含NB、PC等均同步衰退;IT產業亟欲智慧聯網技術與應用崛起,率領各應用領域發展。

亞洲地區以中國政府推動智慧聯網最為積極,推出「互聯網+」概念,力促各行業運用智慧聯網技術促使產業加值與升級;如工業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等利用智慧聯網技術與平台,包含雲計算、大數據等,推動行業進行創新服務或改進製程提升效率。

中國政府逐步強化自身在創新科技以及商業模式的影響能力,挾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的消費市場實力,積極引導制訂產業方向,預計2025年「互聯網+」將達成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促使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物聯網相關技術將在未來5~10年內成熟,並逐步拓展至生活應用;配合雲端及大數據運算技術,全球物聯網裝置至2020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35%,成為科技產業未來重要的驅動力量。

拓墣分析師苗議丰表示,智慧聯網市場規模,未來兩年內將超越現有的智慧型及傳統型嵌入式系統;至2020年全球聯網裝置數量將突破300億個。機器與機器之間互相傳遞資料量將隨之倍數增長,至2020年雲端運算的資料量將來到44ZB,雲端資料將促使傳輸速率以及儲存重要性提升。

苗議丰預估,今年開始台灣將有超過25%的企業導入物聯網,規模約為9,000億元,物聯網將可望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原本各地研究機構均認為智慧聯網將以北美、歐洲等區域先行發展,但隨著中國政府加大培植力度,使得亞洲新興市場近期逐漸嶄露頭角;尤其是台廠在軟硬體整合上都提供相對完整供應鏈,生態體系逐漸成形,促使Google來台設立物聯網研發基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