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9 05:31:20 經濟日報 記者 吳秉鍇

 

 

分享
 

高爾夫球代工大廠明揚今年基本面出現轉機,由於主力消費市場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持穩,帶動營運成長,吸引買盤進場,上周五(17日)收漲停板22.6元,7月來股價漲逾35%。

法人也提醒,由於該公司為中小型股票,籌碼少,成交量不大,股價容易受到特定人操控,投資人進出宜謹慎。

明揚是2006年由高球具代工龍頭明安轉投資成立;當時明安接獲旗下最大客戶TaylorMade邀單生產小白球,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的兩兄弟鄭錫坤、鄭錫潛決定延伸高球具經營觸角,併購在高雄縣大樹的一家工廠,跨入高爾夫球代工領域。 因本身擁有球具客戶基礎,下單品牌由TaylorMade擴大至Callaway及Mizuno等,讓一年750萬打產能處於滿載狀態。2010年營收攀升至12.45億元的新高,稅後純益0.85億元,每股純益2.04元。

看準各品牌為降低生產成本,紛紛提高委外代工比率,明揚隨後啟動擴廠計劃,利用屏東加工區一塊4公頃土地,斥資3.5億元進行遷廠,並增加一條年產能250萬打的新產線,總產能達1,000萬打。

但明揚在遷廠過程中,卻也導致訂單流失,加上以美國為主的高球運動消費市場萎縮,營運步入陣痛期,2011年首度虧損,全年稅後純損9,200萬元,每股純損2.02元。

不過自2012年開始,隨景氣回升及擴廠效益發酵,營運好轉,去年獲利0.23億元,每股純益0.5元。

進入今年後,市場態勢明顯樂觀,首季稅後純益0.23億元,每股純益0.44元,逼近去年全年的水準。上一季營收並推升至3.55億元,季增11.6%、年增22%,是近五季新高。

明揚總經理朱國棟表示,在主力消費市場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持穩下,若各品牌庫存去化順利,可望推升明揚出貨量,今年表現會比去年好。至於以全球市場來看,整體應會成長5%至10%。

明揚並加緊開發市場新區塊。在練習球部分,每年需求量約1,200萬打,以該公司現有訂單來看,只占營收的1%,正爭取練習場客戶,希望把占營收比率提高至18%以上。

在自有設計產品方面,明揚開發出遠距球、超軟球及彩色球等,目標客層有高爾夫球桿品牌商、運動用品連鎖店、高爾夫用品零售商及運動用品區域代理商等,訂下未來一年代工100萬打的目標。

至於晶片球為高爾夫球和科技應用新趨勢,可提供精準及樂趣的打球體驗,近年來開始在美國盛行,這主要是運用在練習場中,讓打擊者能夠更精準知道球的落點與打擊距離,有助於愈打愈好。明揚正與美國業者合作,隨據點擴張,有利後續訂單推進。

法人表示,明揚接單態勢良好,進入第3季後,訂單淡季不淡,本季可望賺錢並挹注全年獲利提升,全年每股純益有逾1.5元實力。

但該公司短線股價已反應基本面轉強利多,波段漲幅過大,投資人應審慎操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