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9月上市 晟田月底上櫃 族群儼然成形

2014年07月06日 
 
 
 
台股航太族群逐漸成形,漢翔與晟田等廠商可望成為新焦點。圖為空中巴士A380客機。資料照片

【劉煥彥╱台北報導】航太產業龍頭漢翔(2634)將於9月上市,專攻起落架與發動機機匣的晟田(4541)也預定7月底上櫃,台股航太族群開始成形。航太產業技術門檻很高,認證時間長達4~8年,惟一旦通過波音或空中巴士等大客戶認證,訂單即從4~5年起跳,訂單能見度或股價含金量均優於不少電子股。
不僅如此,中國與印度等國內航空需求持續攀高,未來5年至少將創造1萬架民航機需求,使全球航空市場重心逐漸移至亞洲,加上歐美等成熟國家換機需求穩定,對已打入國際客機品牌供應鏈的台廠來說,將是中長期利多。

 

訂單能見度甚至10年

漢翔總經理徐延年曾表示,未來20年將是全球航太業起飛的時代,估計全世界將有3萬多架民航機需求,且目前在國際民航機市場中,半數以上發動機都使用漢翔生產零件,未來商機不可限量。
晟田總經理黃寶文也提到,亞洲漸成歐美航空業大廠的外包地區,初估商機近2兆美元(約合60億元台幣),且國際航太業訂單1接就是4年,有些甚至達7~10年。目前晟田訂單能見度已達10年,最快2015年開始擴產。
第一金投顧研究部副總陳奕光觀察,航太產業是受政府管制的寡佔產業,且國際上主要業者的大股東,通常都是各國政府,產業進入障礙高,因此容易享有高本益比。
其次,航空零組件多為沖壓件及鑄件,需要高水準模具與精密加工技術,這2項恰好是台灣傳統產業強項。
台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分析,航太產業產品周期長,1項產品用5~10年很正常,甚至更久,「市場還傳出,波音公司要為787客機,尋找20年零組件訂單」,因此航太族群股價波動較小,雖然長期不見得業績會大幅成長,但拿到訂單就可確保中長期穩定獲利。 

 

各廠商擬定擴產計劃

然而,台灣航太股的另一特性,就是目前仍處於成長階段,不論像漢翔這種龍頭廠,或是晟田等協力廠商,手上都有擴產計劃,因此像拓凱(4536)等航太業務營收比重不到30%的概念股,未來業績成長空間很大。
台新投顧認為,台灣精密加工水準受到國際重視,相關廠商股票上市櫃後,可望成為市場新焦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