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5.29

對比PC市場已開始呈現負成長,觸控市場仍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持續成長,從去年熱門的In-cell話題,到今年中大尺寸致力於提出低成本、功能又不差的方案,希望讓筆電、AIO PC,甚至是數位看板都能具備觸控功能。

/news/2013/12/04/2252210720S.jpg

 

然而,當尺寸大到14或15.6吋以上,ITO的使用限制出現,讓其他的替代材如Metal Mesh、奈米銀線、奈米碳管、石墨烯等開始被市場重視,其中又以Metal Mesh及奈米銀線發展較為成熟,也是目前最有希望能夠量產的替代性材料。在CTIMES舉辦的第四屆觸控論壇中,Cambrios大中華區總監Jeffrey Chen指出,Metal Mesh及奈米銀線兩者可量產度及成熟度相差不遠。

 

但相較之下,奈米銀線具備低電阻值及高穿透率,也容易導入目前的供應鏈當中,「怎麼架構完整的供應鏈,是觸控廠商在使用新材料時,非常慎重考慮的一點,」Jeffrey說。隨著技術成熟,目前市場上也已陸續可看到採用奈米銀線技術的產品,如華為Sprint、LG及聯想AIO、GVISION的POS Monitor等。

 

而Metal Mesh則因投入廠商多,在市場中較具話題性,其最主要優勢在於成本低且導電性佳。然而,儘管投入廠商多,價格也不貴,但至今Metal Mesh卻還未被大量生產使用, SuperC_Touch總經理李祥宇指出,其問題在於為了達到足透的光穿透率,在線細化過程中必須拿掉95%~99%的觸控感應面積,導致觸控訊號降低20~100倍,現今觸控IC難以支援;其二,為了讓眼睛看不到,金屬線寬必須小於5微米,使的其黃光顯影製程或精密印刷技術費用高;此外,5微米金屬線不斷裂、解決金屬反射問題、材料氧化等問題都讓金屬網格技術備受考驗。李祥宇表示,在解決以上難題時,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屆時Metal Mesh是否還具備成本優勢是廠商必須考量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