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0.07.19   【時報記者何美如台北報導】2011年「BBA亞洲生計商機高峰論壇」上午登場,由BBA大會榮譽主席李鍾熙博士擔任主持人,與生技巴菲特及全美第一大生技創投的執行長Steve Burrill(柏樂)、台灣東洋 (4105) 董事長林榮錦、及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執行秘書陳炳輝針對「新亞洲大躍進 打造生技商機」議題探討。Burrill表示,到中國市場不一定要先到台灣,台灣的優勢很短暫,可透過技術、文化優勢及網路虛擬化等多重管道切入市場。林榮錦認為,可透過結盟、併購方式加速進入市場,但中國的政策有利當地企業,反對把所有餅押在大陸市場。陳炳輝則認為,ITC是台灣強項,政府可調整法規來輔助發展數位醫療。



林榮錦表示,台灣在生技產業的成功經驗不多,很多時候在等政府的決定,一旦決定做了,就會貫徹下去。台灣如果想發展生技產業,必須在法規、產業政策平衡。現在很幸運是龐大的大陸市場,台灣在創新、品質有優勢,但在政府效率、私人創業家精神方面,對岸勝過台灣。他說,大陸的政策對本土企業有利,反對台廠將所有餅壓在大陸市場,企業應以全球市場為考量,大陸只是要發展的市場之一,大陸的餅大不代表吃得到。東洋從製藥走向新劑型,目前發展生技學名藥,只打算做1-2個來練兵,未來要做的是生技新藥。


陳炳輝表示,台灣在某些方面,確實動作比較慢,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由強化生技產業價值鏈中產業化研發能量、成立生技創投基金(BVC)、建置台灣食品和藥物管理局(TFDA)以建立超級育成中心(SIC)四大支柱組成。新政策投入會用比較保守態度去面對,加上政府對台灣的大型創投基金有一些顧慮,所以有一些修正措施。目前政府裡面投投入生技發展的不多,相信創投成立後會有改變,也會鼓勵政府單位改變心態,目前TFDA最大挑戰在政策整合。


政府在生技產業發展,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Burrill表示,首先要記得,政府是合作夥伴,是制定醫療制度、健保制度等政策的角色,也是供應者,也是健康照護的支持者,應提供獎勵把創新帶入市場,從以成本為導向發展到以價值為導向,也要思考願意花多少錢去買這些價值,另外,專利保護也是政府可扮演的重要角色,如進入中國,要先了解法規,才能知道台灣產品通過臨床後,如何在中國上市。


掌握大陸商機,進軍大陸市場的方法為何?林榮錦表示,中國的學名藥有13億人口市場,從原料藥到產品要滿足市場,價錢就要很低,所以中國原料藥很便宜。對東洋來說,要做就要做特殊學名藥或高科技產品,台廠的原料藥要和大陸比,沒有贏的機會,除非是有特殊專利,在不同領域,不容易被複製,不然掀起的就是價格戰。


Burrill表示,政府能控制的只有健保給付,要銷售產品去該國,要考慮誰付錢。政府當然希望制度提供下的成本是最低的,找出什麼B適合什麼藥物才是產品的價值。在大陸要成功,他認為方法在於"品牌"價值,會比價格競爭有利,如何能建立品牌原料藥,是在大陸成功的關鍵。陳炳輝則認為,要看訂價策略。


Burrill補充表示,產品想要打入英國,除價格要低,更要證明產品有價值,全球都是價值導向,在中國市場一樣要找出治療效果好又便宜的產品,不只中國市場,巴西、西方國家都一樣。林榮錦則認為,醫療體系不單純是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要考慮人口老化加速問題,以品牌發展原料藥,開始有利基,但過了幾年政府沒錢就會壓榨,價格就有壓力。


要把握大陸的商機,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事情為何?Burrill表示,我搭飛機先到北京才到台北,台灣沒有把握到中國市場一定會先到台灣,台灣優勢是很短暫的,要更快掌握台灣技術、文化優勢。他認為,可以利用網路化、虛擬化的優勢,和各地研究機構取得連結,進行合作,以多媒體方法用更多管道切入大陸市場。


林榮錦則表示,旁邊是大中華市場,台廠必須先記得立足台灣,透過與同業、政府單位的結盟,利用所有可得的資源。先知道自己是誰,用什麼模式進入,可透過和其他公司結盟或併購,不因台灣人而受限。台灣政府也要提供更多方法及好的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的頭像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