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23


鴻海集團 (2317) 董事長郭台銘在產業佈局眼光精準,高瞻遠矚,罕見郭董公開承認失敗的案例,10年前以30億美元搶進光通訊的「鳳凰計畫」,即是極少數讓郭台銘喊「卡」的案例。不過郭台銘「孵」了10年的鳳凰計畫,如今看來,似乎時機成熟,鴻海自去年入股台揚 (2314) ,近日又入股台通 (8011) ,積極切入光通訊領域,都有鳳凰計畫復活的意味。


郭台銘當年看好網通產業,曾形容透過網路、光通訊就像讓企業裝上翅膀,但要看企業的本質是老虎還是老鼠,如果老虎裝上翅膀變成飛虎,老鼠裝上翅膀也只能變成蝙蝠。後來即使因景氣大環境影響,光通訊產業發展的速度落後原先預期,但郭台銘對於光通訊產業的發展,仍一直相當看好,也認為這一塊的佈局,將是企業未來決勝的關鍵,「鳳凰計畫」雖然喊「卡」,但鴻海多年來仍持續在光通訊領域「做好準備」,隨時等待市場需求出現。


鴻海集團先是去年9月透過參與揚18億元私募,以轉換價9元估算,將可轉換為2億股普通股,其中建漢 (3062) 投資16億元,預估全數轉換後,約占台揚股本29%;鴻海子公司鴻揚創投投資2億元,預估全數轉換後,約占台揚股本3.62%。當時郭台銘曾表示,入股台揚「時機對、人也對」,也是鴻海為「八屏一雲一網」主要核心事業相關布局。


而近日鴻海集團也再度透過參與台通現金增資案,鴻海集團初估將投資1.3億元,吃下40%現增,占增資後台通股本約5%,成為台通第2大股東。由於台通除了是光纜、光纖供應商外,也投資台灣智慧光網,並擁有72%股權,且已獲得下「台北市光纖網路委外建設暨營運案」,鴻海透過入股台通,除了搶進光通訊領域外,也被視具有直接切入網通產業「最後一哩」的重要意義。


鴻海集團不僅在商貿部分積極轉型,在製造代工部分,也配合時代演進,從以往的PC代工製造,轉進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可攜式產品,而在網通部分,也從機上盒、伺服器到「鳳凰計畫」浴火重生,再度大步跨入光通訊產業,郭台銘當年也曾預言,「光通訊未來十年一定會把鴻海帶進另一高峰」,如今也再獲驗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