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3.05【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前財政部長李述德在年後接掌台灣證券交易所,今首度與媒體深度訪談,李述德表示,來證交所就是服務,一個願景就是如何流通證券、活絡經濟,進而讓投資大眾獲利。兩個核心工作,一、幫企業到資本市場籌資,擴大經營增加競爭力,並創造就業機會,讓籌資更便捷;二、企業到證券市場發行股票或權證ETF,給投資大眾投資選擇,必須建構公平合理及更公開機制,保護投資大眾。

 

 

 

以下是媒體訪談的主要內容:

 

1.問:證交所今年推動幾家上市?

 

答:最近金管會提出活絡股市幾大重點,歸納在機制公正,商品多元,所以今年發行面不管是推動上市或TDR,家數(量)不是重點,質比較重要。我的願景是要活絡經濟,也要追求素質,讓優質企業及永續公司進入資本市場,讓企業順利進入到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2.問:證所稅是否影響企業上市意願?

 

答:證所稅一定會有影響,但不會是考慮的唯一因素,企業本身包括研發、通路、價值鏈等因素,企業上市會考量必要成本,適合就會做。但歸咎源頭,大家為何要發行股票,不只是為了繳稅,還是要更大的投資報酬,公司釋股票是為了擴大經營,增加綜效及利基才是核心,立刻賣股不是常態,不能鼓勵。

 

3.現在成交量低,有否刺激措施?

 

答:台股的價量關係不能看單月,現在價量沒那麼好,主要國內外因素太多,影響投資,但台股正常量價是多少,也說不出來、也不能說出來。至於台股千億元會不會是常態,就像當初在財政部,估計日均量1600億元,去年才700多億元,以過去經驗幾年平均值算,估計今年剩下900億元,量能由市場決定,交易所是創造證券流通,不是創造量,目前把服務機制做更好,量多少交由社會決定,我們努力創造好的標的,讓交易機制更公正,就像當初刺激興櫃交易量一樣。

 

4.當初您在財政部調降營所稅,對稅收有不錯效果,是否適用在證所稅上?

 

答:套句財政部長張盛和一句話,稅是「先求有、再求好」,過去證券交易所得免稅,事實上是有證交稅,綜合所得稅也有股利課稅,零零總總都有稅,現在只是要不要回歸正常,目前先求有,是導正機制,是否能課到稅,後面再檢討。讓制度一步一步前進,不要一步到位,時間到做必要合理合宜的檢討。

 

我給大家一個觀念,政府是為民眾服務,不會訂制度砸自己腳,以前都說沒課證所稅,只是證所稅當時有實無名,現在最好是有名有實。既然立法通過證所稅的第一步,今年就看各界反映,證交所做為一個平台,把大家的聲音反映出來,也要讓企業願意掛牌,所以有機會一定會反映。但降稅也會被罵,兩邊都要顧到,政策難就難在這裡。

 

5.是否建議調降證交稅,刺激稅收?

 

答:外界有很多這種聲音,不能說錯,但全世界稅收名稱相同但內容不同,很多用其它稅制來替代,所以稅收要看它的內容。中華民國有「18稅」,各種稅要調和,降證交稅要看能否跟其它稅制調和。

 

6.台股量能減少,也會影響證交所盈餘,影響證交所的服務,這方面看法?

 

答:稅少的確影響證交所盈餘,所以證交所會做更多宣導服務,建立輔導機制,輔導企業上市,讓外資比例增加、機構投資者增加,至於多少盡力而為,盡力去做。盈虧是一回事,不可能每年都賺,大景氣不可控,也不能用超收手續費來賺錢。

 

7.您先前在OTC擔任過董事長,與證交所是否整合業務?

 

答:中華民國資本市場是分工運作,不管櫃買或證交所都在為市場服務,「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相互扶持」,兩個資本市場各有市場區塊,證交所相對對大,需求不同,策略不同,但不相衝突,有產業群聚效果,雙方互補合作不影響。

 

8.對於近期投信炒作看法?上市標準要不要檢討?

 

答:上市資本額多寡不是上市標準,重要是正派經營。從產品價值鏈、產銷、通路及治理,是否符合規範,公司的心是不是正常,都要來觀察。很多公司核心不是看財報,像很多生技公司連虧七八年,為何虧願意買,因為大家看到未來。而很多公司五鬼搬運,異常不法,就要做處置,因為上市很多公司,會有很多狀況,要努力篩選督導,證交所監理制度要這種事讓它極小化。

 

9.對T股看法?

 

答:美、日企業都能來掛牌,為何大陸不能,台灣資本市場要國際化,只要條件合理,都可以來上市,但以保護投資大眾最重要。像之前在櫃買中心,有家台商到大陸10幾年,為何回台掛牌,因為兩岸產業鏈連結,回到大陸MIT品質保證,價值就起來,有些企業到香港籌資,有些業者就會想為何不照顧國內鄉親。我們不要把自己邊緣化,整體發展戰略很重要,給業者及台灣人民更多機會賺更多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