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1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93 期 作者:郭庭昱

紫光出局,矽品鬆口願談合併,日月光併購成功的機率愈來愈高。 若矽品爭奪戰就此落幕,日月光一統江湖,後續重要的問題是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的動向。

日月光在2015年12月22日,宣布對矽品進行第二波敵意收購,以每股55元,最高收購24.71%。這椿台股有史以來最大的敵意收購案,到了12月28日矽品股東會後,似乎有了轉寰的餘地。

首先,矽品計畫以私募引進紫光,因為輿論反彈,且投審會要等到新總統上任後再決定,如果是蔡英文當選,她早已經表態「不覺得有開放的空間」。持股53.9%的外資,不願股東權益被稀釋,絕大多數都要把矽品股票賣給日月光,而且,「今(2015)年大家都缺績效,沒有人想去參加股權大戰,賣掉賺錢最實際,」外資基金經理人說。

林文伯態度大逆轉

「外資都是看錢啦,才不會管台灣產業發展會怎樣!」證券高層表示,加上日月光反對,紫光私募案不可能通過。果然,在衡量客觀形勢後,矽品在12月28日董事會,決議暫緩1月28日的股東臨時會。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也看清現實,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出發。矽品表示,如果日月光停止第二次的公開收購,那在雙方合意基礎下協商,願意評估日月光提出的100%併購案。這代表林文伯已經慎重考慮,矽品全部賣給日月光的可能。成交的關鍵有三,第一是確保員工權益,第二要100%收購,第三則是收購價格。

矽品指出,「若與不介入經營的私募價55元相比,日月光擬百分之百取得本公司經營權之收購價格實相對偏低。」的確,就實務上來說,拿下經營權的收購價格,本來就要比純財務投資的價格高,但是矽品在日月光收購前股價約33.5元,日月光第一次出價45元、第二次出價55元,到底夠不夠高?則是見仁見智。重點是林文伯態度已有一八○度轉變,有可能全部賣掉,才會願意談價錢。

不過,日月光不是省油的燈,在矽品發出董事會結論後,也做出回應,願意以每股55元、100%收購矽品。然而,日月光不願意停止在12月29日開始的公開收購,這是被矽品視為雙方「敵意」與否的指標,顯見,日月光既不願意停止敵意收購,也不願意提高收購的價格,只同意100%收購。

對此,日月光發言系統解釋,「停止收購會有法律疑慮。」例如投資人看了日月光提的55元收購價,而去買了矽品的股票,如果日月光現在說不收購了,投資人可能會告公司欺騙。日月光不停止敵意收購、卻願意全數吃下矽品股票,消息一好一壞,對矽品公司派來說,雖然心理還是不舒服,至少55元是一個可以全數賣掉出場的價格。

林文伯重起爐灶 不乏後援

從一五年8月21日以來,日月光對矽品發動的敵意併購案,目前看來,由日月光取得矽品主控權的機會增加。未來,除非矽品告日月光「收購無效」官司勝訴,才有可能翻盤,但過程冗長且不確定,覆水難收。另一個變數則是日月光併矽品後,能否通過台灣、美國、中國的反壟斷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