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2014年12月14日電)醫師今天說,肺腺癌末且無基因變異患者,不再是標靶孤兒,衛福部2010年核准針劑標靶這項治療新武器,讓患者多了一線生機。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王金洲說,晚期肺腺癌治療過去多以化療為主,目前則已走向透過基因檢測來制定個人化標靶治療策略,但對基因無變異的患者,往往成為標靶孤兒。

他又說,晚期肺腺癌無基因變異者,如今仍有針劑標靶可用;針劑標靶(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化學治療,自2010年被衛福部核准後,這項治療組合,讓患者活得久、更活好的機會大增,臨床上也有不少患者受惠。

王金洲進一步說,血管新生抑制劑的作用機轉特殊,一面可阻斷新生血管生長,另一面降低癌細胞周邊的血管通透性,如此雙管齊下,既可抑制癌細胞吸收養分及擴散,又可幫助化療藥物輸送到癌細胞,發揮療效。

他指出,臨床上若診斷為晚期肺腺癌,會先進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檢測,如結果為基因變異,就施予口服標靶藥物,否則就要使用針劑標靶加化療。

他說,根據2014年11月亞太肺癌大會(APLCC)最新發表的「BEYOND」臨床試驗結果,以針劑標靶搭配化療治療晚期肺腺癌患者,可降低60%的疾病惡化風險,將原本不到3成的治療反應率提升到5成以上,有更高機會幫助腫瘤變小,並可降低32%的死亡風險,整體存活期平均逾2年。

王金洲強調,針劑標靶加化療治療可有效減緩患者不適,讓患者對治療有感,抗癌更有信心,生活品質也可大大提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