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財政部推動的無紙化電子發票正式上路,財政部規畫三階段實施,今年12月18日由統一、萊爾富二家超商及全聯福利中心等約30處店家先行啟用;民國100年3月由新光三越百貨公司接棒主打;第三階段預計100年6月擴大實施,財政部目前正著手進行遴選試辦店家事宜。同時,今天也舉辦「99年度全面推動電子發票成果發表會暨實體消費通路開立電子發票啟動儀式」,讓參與來賓親自體驗電子發票的快速與便捷。



政府於民國89年通過「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將電子發票列為發展方向之一,揭開電子發票的推動序幕;歷經十年的規畫、建置及推動,加上網路普及、雲端運算技術成熟、環保意識提升等因素,全面推動無紙化電子發票已成必然趨勢。


據統計,台灣目前每年統一發票印製量約115億張,交易金額達新台幣33兆元,如能省下一年80億張的紙本發票,每年即可少砍8萬棵大樹,相當於60公頃的面積,約等於2座大安森林公園。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基於節省人力、物力、金錢、時間等資源的考量,財政部決定全面推動發票電子化,以類似雲端運算技術進行,達到便民和節能減碳的目的。


未來民眾只要持具有內建晶片或是具備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的各種卡片、手錶及手機如各店家會員卡、悠遊卡、信用卡及NFC手機購物,只要結帳時刷一下,消費明細和發票號碼等資訊就會上傳至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資料庫。推動統一發票電子化,預估自民國99年到102年4年將可省下74億元的處理發票成本;若全國發票都電子化後,政府每年最高可省下1,200億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