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2.14【時報-各報要聞】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的統計,國際資金過去3周來共從全球新興市場抽走130億美元,台股自波段高點以來已回檔修正6%,哪些族群是可以準備低接標的?瑞士信貸證券昨(13)日指出,目前看來,科技股相較於金融股具有低接相。



基於通貨膨漲壓力加遽考量,全球新興市場正面臨資金動能外逃的嚴峻挑戰,摩根士丹利證券全球新興市場首席分析師Jonathan Garner表示,國際資金在2月3至9日期間,總共從全球新興市場抽走30.2億美元、過去3周合計抽走130億美元。


影響所及,台股自波段高點已回檔修正6%,在外資圈評估台股此波僅是「技術性拉回」的基調下,「慎選逢低承接」是接下來的重頭戲。


有鑑於此,瑞士信貸證券全球新興市場首席分析師席瓦(SakthiSiva)根據她所特有的「股價╱淨值比(P╱B值)相對於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投資價值模型進行分析指出,科技股投資價值相較於整體區域平均值已折價1%,但金融與能源股則分別溢價25%與59%。


席瓦認為,台灣科技股折價1%看起來沒什麼,但將時間拉長至2001年1月以來,台灣科技股處於折價的次數並不多,最多也只有2007年11月的折價13%,因此,以台積電與宏達電為首的科技股,預料還是未來逢低買盤進駐的焦點。


至於今(2011)年以來始終被外資圈sell side視為弱勢指標的傳產股,接下來是否有翻身機會?港商德意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王俊朗昨天同樣從投資價值的角度指出,即便經過這波股價修正,台灣主要傳產股的本益比╱獲利成長率(PEG)仍高於1倍,但中國大陸相對應的個股PEG卻大多低於1倍,因此,投資價值仍偏貴。(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