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碩創始人童子賢:用設計改寫代工業



2011年05月23日09:27  來源:創業邦 作者:尹生

查看網友評論  字號:   



  采訪進行到一半,童子賢突然起身舉起他的iPhone手機,對著北京瑜舍酒店大堂的一面設計新穎的墻體一通狂拍,“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他對跟在身邊的和碩設計師說。這間位於北京知名酒吧一條街三裏屯腹地的酒店,由於其內部空間設計兼顧了東西、古典與現代元素,巧妙地反映了當代人的各種迷思,已經成為北京知名的戲劇場景地之一。


  如果不是認識,你可能會把他當成某個來這裏考察拍攝場地的電影導演實際上,童子賢一直是臺灣許多文藝名人的資助人,其中包括大導演侯孝賢。在他眼中,仿佛整個世界都是可以設計的,比如他會拿起桌子上的一個杯子和你講為什麽要這麽設計,為什麽有的地方可以改進,接著他的話題會轉向和碩獲獎的茶葉包裝設計作品。


  1989年,29歲的童子賢與三位合夥人一起創辦了華碩電腦,並在幾年之內使其成為知名的自主品牌主板供應商。2000年前後,童子賢又發起成立了華碩電腦的工業設計部門並擔任領頭人,成為華碩向筆記本電腦二次創業的支點。如今,華碩已經是全球第五大筆記本電腦品牌商,並有希望在不長的時間內將名次再次提升。


  但是在2008年初,也就是華碩自主品牌筆記本電腦生意一片紅火時,童子賢又面臨人生的第三次創業不得不告別他一手做大的華碩設計部門和熱衷的品牌業務,一手挑起剛拆分出來的華碩代工業務(即和碩聯合科技)獨立出發的重擔。那真是一個糟糕的時刻: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深入,作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國內地則正經受用工荒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打擊,有“代工之王”之稱的富士康所遭受的重大打擊也引起了業界對傳統代工業前景的擔憂,更直接的影響是,一旦完全獨立,和碩可能不得不與其他代工大亨一起競爭原本由它獨享的華碩訂單。不過“能在很短時間內將一個團隊從零帶到80分”的童子賢很樂意接受類似的挑戰,並對形勢有了完全不同的分析:“在全世界我不認為有人能取代中國,就像種糧不可能從地球上消失一樣,越南充其量就相當於內地的一個省,印度的能量最多相當於內地的兩三個省,10年內我看不到這一點有改變的跡象。”他認為產業鏈的完善性和由此帶來的制造效率的提高,是中國制造給其他競爭者留下的主要門檻。


  談到中國制造成本的上升,他也只是輕描淡寫:中國的極限就是世界的極限,中國成本的上升表明世界上的消費者再也不會享受之前那樣既好又便宜的產品了,過去的情況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在某種程度上,他是極端的實用主義者與理想主義者的綜合體,他會問諸如此類的問題並將其付諸實踐,比如“經濟幹嘛非得要持續的高速成長?為什麽我們做那麽多電腦?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是什麽?”作為臺灣電腦業響當當的人物,他曾經公開鼓勵消費者少花冤枉錢,從286電腦直接跳過386電腦。他可不只是說說就算。作為他對中國制造趨勢判斷的結果,今年和碩決定在重慶投資近5,000萬美元設立筆記本電腦工廠,並同時計劃投資大致相當的金額用於擴張在上海的工廠。但他也認為傳統的代工模式已經難以支撐和碩這樣一個剛獨立的公司的未來發展。相對於筆記本電腦代工大王廣達、EMS(電子制造服務)大王富士康,他認為和碩必須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廣達擅長柔性管理,且在設計的後半段即模具、工具和生產線設計等方面有一定實力;富士康擅長將同一個系列和同一個造型的產品的大規模制造做到極致,但較少涉足設計環節。我們和碩的優勢是在設計前半段即造型創意和後半段都有積累,而且做過品牌經營,因此不會和它們去競爭規模,因為大規模的代工已經達到極限。”他將和碩的這種模式稱為DMS(設計制造服務),即將中國制造加入中國設計,或中國的彈性和多樣化制造。他給所有的和碩員工描繪了一幅未來藍圖:和碩將成為像3M 一樣偉大的公司,3M從不起眼但難度非常大的粘膠技術出發,締造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和碩也將從光電、材料等技術出發,成為一個產品王國,從遊戲機、玩具,到豆漿機、桌子椅子、茶葉包裝盒,到汽車摩托車配件,到各種新奇的電子產品,幾乎無所不包。為此,他已經開始大規模擴充公司的設計師團隊他認為歐美公司將越來越多將其設計職能轉移到中國。之前公司已經在臺灣和上海分別擁有50 多位和40多位設計師,最近又剛剛設立了北京設計分部,目前該分部的設計師已經超過10人。和碩設計(PEGA Design)的最新傑作是幫助一家公司設計了一款隱形眼鏡產品,這款產品將由和碩制造,並打上“PEGADesign”的字樣,但眼鏡品牌運營與營銷則由合作夥伴完成。


  “類似這樣的合作將有助於提升我們的毛利率,之前電子代工業的平均毛利水平是6%-10%,而我們的這款產品預計可以達到20%以上。”他有些得意地說道。不過,他說他不會讓公司過於依賴某一種產品和傳統的大規模代工就像現有的幾大排名靠前的代工巨頭一樣,他希望每種產品的營收比重最多不能超過1/3。“這樣我們的收入就可能來自八個甚至十個產品,這樣會更均衡,更少受到某一種產品的影響。”


  但客戶可不願意僅憑這麽幾句話和一個藍圖就放心將訂單交給和碩。好在隨著去年6 月24 日(童子賢50 歲生日的前一天)和碩上市,華碩借機將在和碩的股份從100% 減持到25%,兩家公司也失去了控制關系,於是一些過去一直猶豫不決的國際電子品牌也開始將訂單交給和碩,比如蘋果和宏基。但這帶來的實質性的貢獻還需要一個過程根據2010 年的合並財報,公司的凈營業收入略有下降,從2009 年的1,210億元下降到1,193億元,毛利率也從6%下降到5.6%,但凈利潤出現了約1% 的上漲。


  “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耐心等我們兩年,到那時我們將呈現驚喜。”自身也是和碩大股東的童子賢說。按照他的計劃,兩年後公司將有1/3的業務屬於含有較多設計分量的那種產品,毛利率位於10%-30%。“那可能需要大量繁瑣的管理工作去促成,但對我這樣喜歡管理的人而言,這是一種享受。”問題是,即便他做到了這點,也可能還要想辦法說服客戶為和碩的增值服務支付更多的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