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8  黃耀瑋






為迎合行動裝置輕薄設計趨勢,外掛式(Out-cell)觸控技術正逐步走向單片玻璃觸控方案(One Glass Solution, OGS),以節省貼合成本並提高觸控靈敏度,包括宸鴻和三星行動顯示(SMD)均緊鑼密鼓展開布局,其中宸鴻將於年底前投入量產,SMD則規畫於明年上半年搭載於母公司三星(Samsung)旗下的智慧型手機。  







積體光機電科技協會理事長林晏瑞表示,近來虛擬觸控概念也逐漸興起,主要係透過裝置上的微投影機,投射螢幕至任一平面上,再透過感測器接收訊號,讓觸控無所不在。
積體光機電科技協會理事長林晏瑞表示,OGS係將觸控感測層(Touch Sensor)與保護玻璃(Cover Glass)結合,使觸控模組的結構簡化成一片玻璃的形式;亦即在保護玻璃內層鍍上含X及Y軸感測電極的導電層,以降低玻璃材料成本,並減少貼合製程道數來提高生產良率,進一步縮小與薄膜式觸控方案的價差。同時,還能因薄型、輕量化且減去一面玻璃的感測阻抗,大幅提升面板透光度及觸控靈敏度,成為面板廠商競相布局的新技術領域,其中,進展較快的廠商包括宸鴻、SMD均將在年底前啟動量產計畫。  


據了解,SMD原本係以單片薄膜(G/F)的觸控方案為主要研發方向,也就是先將觸控面板X或Y軸的金屬氧化銦錫(ITO)導電膜鍍在保護玻璃上,再貼合上另一軸的ITO層,以減少30~40%的觸控面板厚度,但因製程良率遲遲未能提升,加上構成ITO層的稀土材料成本攀高,最終難竟全功。如今,該公司則改以新一代的透明導電材料來實現OGS,初步已有不錯成效,預計明年即可望與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結合,打造出令人驚豔的薄型智慧型觸控手機。  


事實上,目前中小尺寸多點觸控面板,依內部組成架構主要分為玻璃式和薄膜式兩大陣營,前者如宸鴻、勝華及奇美的雙片玻璃觸控方案(Glass/Glass, G/G),具有較佳的面板強度與透光度,但因製程成本高,多半用於中高階機種,如蘋果(Apple)iPhone即採用此類技術。另外,宏達電、諾基亞(Nokia)則導入洋華和介面生產的雙薄膜觸控方案(Glass/ITO X Film/ITO Y Film, G/F/F),此類技術成本較低且量產速度快,以中低階機種為應用大宗。  


為因應觸控面板薄型化趨勢,兩大技術陣營也已分別朝向OGS及G/F方案邁進。林晏瑞進一步分析,實際上玻璃式和薄膜式在製程良率、材料成本及迴路阻抗值等方面仍有許多差別,特別是薄膜式阻抗較高,致使觸控驅動IC須耗費更多電力來滿足觸控行為,雖在貼合製程的時間及成本上,表現較玻璃式優異,但導入終端產品設計後,高耗電量及產品發熱的狀況則令人頭痛。因此,若OGS方案能突破單片玻璃強度不足,造成貼合良率不佳且較易產生破片而增加成本的瓶頸,勢將成為薄型觸控技術的主流。  


除外掛式觸控技術大有進展外,包括友達、SMD、東芝行動顯示(TMD)和夏普(Sharp)等面板大廠也積極挾資金優勢,投入更先進的On-cell及I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研發,預期2013年左右可導入量產。屆時,行動裝置將掀起一波超薄型觸控設計新風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