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03.14  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主要可分為2個陣營-薄膜式及玻璃式,前者以原生產電阻式觸控面板業者為主,後者則以原生產STN LCD、TFT LCD或LCD用彩色濾光片業者為主。



目前台灣主要玻璃式觸控面板業者宸鴻及勝華,雖仍以供貨蘋果(Apple)為主,但隨著蘋果持續壓低觸控面板採購價,加上蘋果持續要求供應商擴產,使得蘋果供應商多數獲利均作為資本支出之用。有鑒於此,宸鴻及勝華均積極研發單片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One Glass Solution;OGS),且積極向蘋果以外手機及平板裝置業者推廣該技術,並已出現成效。



至於台灣主要薄膜式觸控面板業者洋華及介面,均已導入捲對捲(roll-to-roll)製程生產薄膜式觸控面板,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升製程良率,也使薄膜式觸控面板平均成本僅及玻璃式7成,並拉近與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成本差距,促成薄膜式觸控面板在手機應用範圍出貨量凌駕玻璃式之上。



另外,台灣多家TFT LCD廠均力圖發揮既有產能及客戶關係優勢,建構從觸控感測器、TFT LCD顯示器、保護玻璃乃至終端模組一手包辦的「一條龍產線」,但至2011年底為止,市場成效較佳的僅成功透過MVA廣視角技術及在NB用面板供應鏈既有優勢,而打入Android系統平板裝置業者的友達。











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主要供應鏈
註:框線內表台廠。 
資料來源:各廠商,DIGITIMES整理,2012/2




台灣主要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動向暨供應鏈分析


台灣以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為主要產品的觸控面板廠,最主要的2家包括宸鴻及勝華,前者是蘋果iPhone用觸控面板的原始供應商,可說是全球最早以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為主要產品的業者;後者以LCD事業起家,但目前逐漸淡出STN LCD事業,TFT LCD事業亦不再擴張,轉以生產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為主。


原先該2廠均以蘋果作為最主要客戶,由於蘋果對供應商的強勢態度與對預備產能要求較嚴,初期對拓展新客戶多有顧慮;但近年隨著該2廠持續擴產,加上對單一客戶依賴度過高對公司營運亦有風險,因而該2廠亦逐漸考慮拓展新客戶及新產品。


玻璃式觸控面板製程中,保護玻璃對感測器玻璃的貼合製程可說是傳統GG式觸控面板(將保護玻璃和感測器玻璃貼合後出貨的觸控面板)製程的重大瓶頸,新進業者經常需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曲線,使得除該2廠外的其他台灣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多半以生產感測器,再提供給其他業者以製作模組為主要營運模式。


隨著終端業者對產品輕薄性要求趨嚴,直接將感測器製作在保護玻璃上的OGS觸控面板,將成玻璃式觸控面板的未來趨勢。由於OGS技術省去了困難的貼合製程,理論上新興業者應可透過此技術,迅速取得大廠訂單。不過儘管如此,台灣較早量產OGS觸控面板成功的業者除企業規模較小、主要耕耘二線品牌的富創得外,仍是宸鴻與勝華,其中更以勝華率先量產,取得市場先機。


DIGITIMES預測,2012年台廠手機用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出貨量將佔全球40.7%,較2011年增加2.7個百分點;即使扣除數量極大且皆由台廠出貨的iPhone用觸控面板,也將佔全球29.6%,較2011年增加3.5個百分點。由於台廠勝華及宸鴻將為全球最早量產OGS觸控面板成功業者,且到2012年底止仍將主導全球OGS觸控面板市場,OGS將成為台廠手機用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全球出貨比重增加的主要關鍵。










2011~2012年手機用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出貨量及比重預測
資料來源:DIGITIMES,2012/2




    宸鴻透過購併及拓展產品線 期待維持觸控面板市場競爭力


宸鴻作為全球最早量產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由於具備業界最佳的貼合良率及充足產能,無論手機或平板裝置應用,一直是蘋果最重要的觸控面板供應商。也因此,其他終端業者若要採用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也會優先考慮宸鴻。不過即使宸鴻擴充產能,但由於合約因素,也必須優先供應蘋果需求,若蘋果以外業者以宸鴻作為唯一或最重要供應商,若宸鴻的產能緊俏,則非蘋果終端業者恐將面臨斷貨危險。


以2011年第2季日本震災後平板裝置用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供需緊俏為例,由於蘋果對供應商的掌控嚴格,使得其他平板裝置業者難以取得觸控面板,甚至牽動終端產品出貨困難,就是例證。


2011年,為因應蘋果可能的出貨需求及產品線拓展,宸鴻大舉投資及購併,分別將具備獨家大尺寸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技術的展觸及原屬友達體系、由彩色濾光片業者轉型、具備大量觸控感測器及觸控模組產能的達虹納入旗下,其中達虹更名為達鴻(英文名稱未變),如此一來,宸鴻將足以因應未來蘋果可能的需求及產品線增加,尤其蘋果目前仍是全球最大AIO PC業者,若iMac配備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納入展觸的宸鴻將可望迅速取得全球最大AIO PC用觸控面板地位。


然而,過於依賴單一客戶,對企業的經營其實相當冒險,尤其由於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所需採用的黃光微影機台成本極高,以至於宸鴻獲利雖高,卻相當大比例都用於擴產。另外,蘋果對未來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的產品線規劃和宸鴻的現況也有相當大的衝突。


首先,當初微軟(Microsoft)推出內建觸控功能的Windows 7作業系統時,即將AIO PC應用作為重要賣點。然由於成本因素,大部分配備觸控面板的AIO PC都採用僅能2點觸控的光學式觸控面板,消費者反應平平,甚至有「不知觸控面板有何應用」的聲音。有鑑於此,蘋果在2013年底前,由於適用於AIO PC的觸控應用軟體及合適使用情境尚待開發,恐不會考慮在iMac上導入觸控面板。


其次,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裝置應用展望方面,則對導入內嵌式觸控面板相當積極,由於內嵌式觸控面板係由面板廠獨自完成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的所有製程,像宸鴻這樣的專業觸控面板業者將無發揮空間。因此,宸鴻將無法避免積極拓展蘋果以外的客戶。


面對市場變局,宸鴻將拓展產品線及客戶圈,以降低對蘋果的依賴度。由於蘋果可能減少傳統GG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使用,一方面宸鴻將透過導入OGS技術,拓展蘋果以外的客戶;其次並增設薄膜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產線,以因應未來蘋果可能在低階智慧型手機及平板裝置上,改採薄膜式技術,而在蘋果正式採用前,也可對主要以薄膜投射電容技術為主的國際手機業者出貨。


而宸鴻在購併達虹時,亦由達虹手中取得部分OGS關鍵生產技術,其製程為先將玻璃切割、強化後再於其上製作感測器,強度較勝華等TFT LCD業者採取的外購強化玻璃,再於其上製作感測器後切割的製程為高,但必須自行掌握化學強化均勻度,且由於係採小片玻璃黃光微影製程,生產效率亦受影響。宸鴻表示,其OGS觸控面板將於2012年第1季內出貨,但實際上因生產良率仍需提升,可能延至第2季。無論如何,雖然蘋果對OGS技術興趣不大,但宸鴻在對蘋果以外業者開新案時,已儘可能推廣OGS技術。










宸鴻因應市場變局所作的3大策略
資料來源:DIGITIMES,2012/2


目前宸鴻客戶仍以蘋果為主,到2012年底為止,無論手機及平板裝置應用,蘋果佔宸鴻整體出貨量比重仍將超過7成。其他主要客戶尚包括宏達電、邦諾(Barnes & Noble)、摩托羅拉(Motorola)、惠普(HP)、聯想(Lenovo)、東芝(Toshiba)等。




    勝華率先將OGS觸控面板導入國際一線品牌 可望降低對蘋果依賴


和宸鴻一樣,勝華也是蘋果的重要供應商,事實上勝華當初是因為蘋果iPhone出貨量愈來愈大,蘋果為分散風險而培養的供應商。目前勝華舊有2~2.5代(370mm×470mm~400mm×500mm) STN LCD產線,已幾乎全部轉為生產觸控感測器之用,而2條3代(550mm×650mm) TFT LCD產線也已有1條全部轉產觸控感測器,另1條也已有約2分之1產能轉產觸控感測器。目前除蘋果外,勝華採用傳統玻璃式觸控感測器與保護玻璃貼合的GG技術觸控面板尚有華碩、亞馬遜(Amazon)、摩托羅拉等平板裝置客戶。


由於勝華貼合良率略遜於宸鴻,若供應蘋果的單批產品良率較差,對營收影響將相當大,因此勝華對蘋果以外客戶及OGS技術的迫切需求更甚於宸鴻。因此,勝華採用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製程來生產,即外購康寧(Corning) Gorilla等國際品牌強化玻璃,在上製作觸控感測器後切割的製程,因此,早在2011年中,勝華即成功將OGS觸控面板打入台灣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供應鏈。


不過,由於勝華採用的先強化後切割製程在觸控面板邊緣或加工、鑽孔處強度較弱,目前宏達電OGS觸控面板主要應用於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產品,但目前勝華已具備2次強化技術,可將OGS觸控面板提供中高階產品。2012年起,隨著勝華OGS觸控面板成功打入諾基亞(Nokia)高階智慧型手機供應鏈,未來原先採GG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及平板裝置客戶(蘋果除外)也可望轉向OGS技術。


除OGS技術外,勝華尚透過其本身具備的觸控感測器技術及產能,向G1F及內嵌式觸控面板發展。G1F技術係與薄膜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合作,薄膜式觸控面板業者(例如介面及中華意力)提供1片薄膜式感測器,而勝華則提供1片製作感測器的保護玻璃,分別偵測橫向和縱向訊號,加以貼合。由於薄膜式觸控感測器與玻璃式觸控感測器貼合製程為「硬貼軟」,故良率較「硬貼硬」的傳統GG技術高。


理論上對勝華來說,G1F用感測器較OGS容易製作,因OGS感測器需要同時感測縱向及橫向訊號,感測器需要「架橋」(bridging)以免短路,而G1F則無此必要;但實際上2層感測器貼合仍有良率損耗,因此雖勝華和台廠介面、陸廠中華意力等業者皆曾談過由這些公司供應G1F用薄膜式感測器,但最後皆因終端業者決定不採用G1F技術而告打消。


至於內嵌式觸控面板,原本勝華欲自行建構LTPS TFT LCD或AMOLED產能,但最後因投資金額過高,收益潛力不明而取消,而欲與其他具備LTPS TFT LCD或AMOLED產能業者合作,提供玻璃式感測器,是否能夠建立合作關係,尚未確定。










勝華在新興技術的3大發展方向
註:○代表已量產、△代表有機會量產、X代表技術尚待突破。 
資料來源:DIGITIMES,2012/2




    其他業者暫以觸控感測器為主 OGS將是未來成長所寄


由於重新購置黃光微影機台耗資甚高,大多數玻璃式觸控面板業者皆由舊有STN LCD或彩色濾光片業者轉型而成。不過,由於玻璃式觸控面板最重要製程瓶頸在於貼合製程,在貼合良率無法達到客戶能接受的標準下,大量供應觸控感測器給自有感測器產能不足的觸控面板廠的營運模式,即成為此類玻璃式觸控面板業者較容易導入的方向。目前台灣較重要的玻璃式觸控感測器專業廠商包括PMOLED廠錸寶子公司安可光電、德商默克光電(Merck)分割出來的富元精密,以及南亞塑膠的STN LCD事業部等。


不過此種營運模式雖有技術門檻較低且無需自行接洽客戶的優點,但在淡季時或觸控模組業者擴增感測器產線時,亦有產能閒置的風險。


隨著OGS技術未來幾乎將逐漸成為觸控面板主流,不僅前述幾家玻璃式觸控感測器專業廠商有意發展OGS技術,原本專業保護玻璃業者如正達等,也意欲建構自有OGS觸控面板產能。不過由於OGS的製程良率控制仍有學習曲線,這些新興業者2012年內大量出貨機會仍不大。


除此之外,台廠富創得的發展歷程及方向,也和其他業者有顯著差異。富創得係採用半導體廠淘汰的小型曝光機台生產觸控感測器,故一開始就以研發「先切割後強化」製程的OGS觸控面板為發展方向。由於富創得規模較小,雖其擁有多項可提高OGS觸控面板製程良率的獨家技術,例如免架橋的觸控感測器架構等,但若客戶需求量太大,則產能將無法支應。目前富創得客戶以大陸二線品牌為主,市場規模較大業者僅新加坡商創新未來(Creative)。










其他台灣主要玻璃式觸控面板業者事業發展示意圖
註:○代表已量產、△代表有機會量產、X代表技術尚待突破。 
資料來源:DIGITIMES,2012/2


總之,現階段蘋果對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影響力仍相當大,且由於感測器玻璃及保護玻璃的貼合製程技術門檻極高,成為新興業者較大的進入障礙。未來省去貼合製程的OGS技術,將成為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必然趨勢,且即使TFT LCD業者量產內嵌式觸控面板成功,專業玻璃式觸控面板業者仍可藉OGS技術,和內嵌式觸控面板並存。




台灣主要薄膜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動向暨供應鏈分析


過去台灣最大的3家電阻式觸控面板業者洋華、介面及時緯,在終端業者逐漸轉向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技術時,也都陸續轉向生產薄膜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不過,洋華和介面成功導入捲對捲製程,並將舊有電阻式觸控面板客戶關係延伸至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維持既有產業地位;而時緯卻因母公司仁寶的資源多投資給以生產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的全額出資子公司恆顥,並未建構捲對捲設備,未來發展恐受限,未來仁寶亦可能將時緯和恆顥合併,整合旗下觸控面板事業。


另外,由於日韓及大陸主要觸控面板廠迅速淡出電阻式觸控面板事業,全力投入投射電容觸控面板,而合力泰等大陸新興業者雖逆勢擴增電阻式觸控面板產能,但對於技術門檻較高的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技術掌握度仍不足,因此台灣3大薄膜式觸控面板業者在2011年出貨量仍有40%左右為電阻式觸控面板(其中時緯含恆顥的出貨量)。不過隨著主要客戶持續轉向投射電容技術,加上面臨大陸廠挑戰,到2012年台灣電阻式觸控面板出貨量將大量被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取代。










台灣3大薄膜式觸控面板業者近期事業發展
資料來源:DIGITIMES,2012/2




    洋華及介面投射電容觸控擴廠積極 搶佔手機、平板供應鏈


2008~2009年,手機用觸控面板市場迅速起飛,台廠洋華、介面及時緯同時開發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並迅速藉較高的成本效益,取代日廠日本寫真(Nissha),主導手機用觸控面板市場。不過隨著具備多點觸控功能的投射電容觸控面板迅速取代電阻式觸控面板,原先以電阻式觸控面板為主的業者也不得不改弦更張。


早期電阻式觸控面板業者轉產薄膜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係以舊有電阻式觸控面板機台生產,效率較低;隨著玻璃式觸控面板業者逐漸改善貼合良率,並開始使用4.5代(730mm×920mm)以上產線生產,薄膜式觸控面板陣營也必須改善生產效率,以維持相對於玻璃式觸控面板的價格競爭力。因此,薄膜式觸控面板陣營中幾家主導廠商即迅速導入捲對捲製程,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及成本效益。


另外,由於捲對捲機台單價約新台幣2億元,遠低於4.5代玻璃式觸控面板黃光微影機台的新台幣30億元,且量產時程也較玻璃式為快。趁此機會,洋華和介面同步進行大陸擴產,其中洋華新廠設在廣東惠州,介面更深入湖南長沙,而其舊有產能(介面位於台灣,洋華除台灣外,在深圳和越南也都有產線)也陸續增設捲對捲機台。


客戶關係方面,洋華除鞏固既有客戶(包括三星、宏達電、摩托羅拉、諾基亞及樂金等)並打入其手機用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供應鏈外,更打入Sony及摩托羅拉平板裝置供應鏈。其中為提升和諾基亞的關係,洋華更和原為諾基亞歐洲供應商,現為光寶子公司的貝爾羅斯(Perlos)合資成立寶威光電,更顯著挹注洋華營收。


至於介面,手機用觸控面板客戶亦以過去電阻式觸控面板時代客戶為主,而在平板裝置方面,除成為三星Galaxy Tab平板裝置用觸控面板主要供應商,並打入Sony及RIM觸控面板供應鏈外,也打入亞馬遜Kindle Fire觸控面板供應鏈,藉此開始嘗試玻璃式觸控面板事業。










台灣3大薄膜式觸控面板業者近期客戶拓展
資料來源:DIGITIMES,2012/2


然而,洋華及介面在新興觸控面板技術的掌握上,就顯然不如玻璃式觸控面板陣營。為切入玻璃式觸控面板供應鏈,洋華和錸寶合資成立錸洋科技,但始終無法跨越玻璃貼合門檻,而無法對主要業者大量出貨。


至於介面,雖積極推展G1F技術,企圖打入亞馬遜Kindle Fire供應鏈,但最後亞馬遜仍選擇採用玻璃式觸控面板,原本決定和介面合作生產G1F觸控面板的勝華獨自供應傳統GG結構的玻璃式觸控面板,而介面則向華映採購玻璃式觸控面板感測器,並自行嘗試進行玻璃式觸控感測器與保護玻璃間的貼合。不過畢竟是自己不甚熟悉的領域,在提升貼合良率方面仍面對較大困難。


整體而言,洋華及介面由電阻式觸控面板轉產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仍相當成功,尤其捲對捲製程對其挹注甚大,2011年電阻式觸控面板出貨量仍佔該2廠出貨量的4成左右,到2012年可望降至3成以下。儘管該2廠進軍新興技術及玻璃式觸控面板遭遇不少困難,但薄膜式觸控面板的高生產效率及低成本,仍將使該2廠維持一定的市場佔有率。




    仁寶集團將重心轉向玻璃式觸控面板


至於時緯,在2011年卻未投資增設捲對捲製程,主因是母公司仁寶集團將資源分給以玻璃式觸控面板為主業的新子公司恆顥。恆顥係由仁寶收購華映位於湖口的1條4.5代彩色濾光片舊線而成立,當初的企圖是藉由仁寶代工多家品牌平板裝置的先天優勢,讓恆顥迅速打入品牌大廠觸控面板供應鏈。


不過事實上終端品牌業者在選擇觸控面板供應鏈時經常有其主見,並非代工廠建議,終端業者就會接受。因此,恆顥要到2012年才有機會打入聯想、摩托羅拉等平板裝置觸控面板供應鏈。目前恆顥主要生產觸控感測器,供應大陸市場。


至於時緯2011年的產品線則仍以電阻式觸控面板為主,主要手機用觸控面板客戶則是韓廠三星、樂金及Pantech,而PND及數位相機應用也不少,不過由於PND市場需求大幅衰退,數位相機採觸控面板滲透率尚不足,對整體營收挹注有限。


未來仁寶亦不排除將時緯和恆顥進行整併,統合其觸控面板事業,屆時其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恐將以玻璃式觸控面板技術為主。


除最主要3大薄膜式觸控面板業者外,尚有數家薄膜式觸控面板業者也逐漸起步,例如原本以工控應用為主的熒茂及2010年方成立的傑聖,前者除優派(Viewsonic)等二線平板裝置品牌外,已打入聯想低階智慧型手機及平板裝置用觸控面板供應鏈,並於大陸徐州大舉擴產;後者則專注於捲對捲及薄膜黃光製程等先進技術研發,但因產能規模較低,暫未打入國際主要客戶。




台灣TFT LCD暨彩色濾光片業者玻璃式投射電容事業動向暨供應鏈分析


台灣主要TFT LCD廠奇美電、友達、華映、彩晶、元太、勝華及凌巨中,僅元太並未切入觸控面板事業,而勝華更轉以觸控面板為其主要事業。其他5大業者,則均對結合顯示面板到觸控面板一併出貨的所謂「一條龍產線」極具興趣。由於「一條龍產線」等於將客戶從顯示面板到觸控面板的訂單一併綁住,對面板廠而言可獲得更高毛利,對終端客戶而言則有簡化供應鏈的效果。


經過2011年的實際出貨量及營收驗證,友達可說是這幾家業者中,在一條龍模式營運成效最佳的廠商。過去友達觸控面板事業以搭配內嵌式觸控面板的TFT LCD為主,但由於整體良率並不理想,獲利狀況平平。2011年,除少數高階平板裝置機種仍採內嵌式觸控面板外,多數都已轉為傳統GG結構的玻璃式觸控面板。也因此,友達將觸控感測器生產從達虹轉向自身龍潭4代線,並將達虹經營權釋出給宸鴻。


友達本身並不具備IPS TFT LCD廣視角技術,而是採用MVA廣視角技術生產平板裝置用面板,由於技術較成熟,良率較高,也藉此爭取到不少Android平板裝置業者的訂單,成功打入一條龍產線供應鏈,例如宏?、摩托羅拉、戴爾(Dell)及聯想等。


至於奇美電,則透過關係企業鴻海和蘋果的密切代工關係,企圖達成從顯示面板、觸控面板到終端產品組裝的完全垂直整合,不過由於奇美電無論在IPS TFT LCD和玻璃式觸控面板貼合製程良率均仍有不足之處,仍無法取代LG Display及宸鴻的既有優勢。


彩晶重拾放棄已久的IPS TFT LCD技術,整合關係企業和鑫,成功打入華碩平板裝置供應鏈,雖一度成為主要供應商,但最後仍因良率因素,出貨比重遭降低。加上宸鴻將達鴻納入旗下,也使和鑫原本佔有優勢的蘋果iPad用觸控感測器訂單遭下修,可謂2面不討好。2012年,和鑫將打入Samsung Mobile Display的Super AMOLED用觸控感測器供應鏈,但在一條龍產線部分恐怕仍需努力提升良率。


華映及凌巨在2011年一條龍產線客戶表現平平,其中華映以生產觸控感測器為主,主要客戶包括Samsung Mobile Display的Super AMOLED及介面供應Kindle Fire用的觸控感測器,凌巨則以工業控制業者為主,要到2012年方有機會打入大陸手機用觸控面板市場。










台灣TFT LCD業者在觸控面板事業近期發展
資料來源:DIGITIMES,2012/2




結語


2011年作為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產業的關鍵年,台廠的擴產及產品線擴增計畫大抵是成功的。邁向2012年,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加,台廠將持續擴增產能,且玻璃式觸控面板轉向OGS技術也將成必然趨勢,薄膜式觸控面板陣營也將持續透過生產效率的改善,以維持和玻璃式觸控面板的價差。


至於TFT LCD業者進軍一條龍產線,在2011年的表現未盡理想,其關鍵原因仍在於廣視角技術及玻璃貼合良率尚未達到理想。進入2012年,面板廠和專業觸控面板業者的競爭,製程與良率的優劣仍是勝負關鍵。


長遠來看,高端觸控面板往內嵌式觸控技術推進,台灣專業觸控面板業者除透過較高的生產效率,對日韓業者進行價格競爭外,具備生產內嵌式觸控面板潛力甚至經驗的台灣面板廠,中長期亦勢必往此方向發展。










台灣主要觸控面板業者產能擴充狀況
註:未註明皆為約當3.5吋產能 
資料來源:DIGITIMES,201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的頭像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