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9.13  【文/楊又肇


目前Intel預計在今年第四季 (或說11月15日?)推出Sandy Bridge-E系列處理器,而根據先前在Computex 2011中由Intel副總裁暨個人電腦用戶端事業群總經理Mooly Eden透露下一代的Ivy Bridge將會在明年登場,而當時並未實際公佈的效能表現,目前似乎有消息了?












採用22nm製成的Ivy Bridge預計會在明年初亮相
(攝影/楊又肇)

先前Intel曾經在Computex 2011中公開展示Ivy Bridge處理器的實際運作表現,不過當時並未實際透露硬體數據,僅透露預計將會在明年初推展這個處理器平台,並且將以22nm製程生產,而在今年秋季準備於美國舊金山展開的IDF大會 (Intel開發者論壇大會),官方似乎也將會透露進一步的細節。不過,目前似乎已經有相關消息先釋出一點效能方面的風聲。












Intel三部曲:跨過Sandy與Ivy兩座橋之後,就Has Well (冷)
(攝影/楊又肇)

根據AnandTech網站報導透露,Ivy Bridge平台處理器跟現行Sandy Bridge在SNB整合式繪圖元件一樣也會區分為「GT1」與「GT2」兩種版本,前者在Sandy Bridge平台內搭載了6組執行緒 (搭配Intel HD2000整合顯示卡),後者則具備12組執行緒 (內建Intel HD3000整合顯示卡)且將主要應用在筆電之類的行動裝置上,而在Ivy Bridge平台中的「GT1」執行緒數量並未透露,不過「GT2」的執行緒則有16組之多。



在顯示效能測試方面,Ivy Bridge「GT2」在3DMark Vantage測試項目中約提昇60%的表現,在3DMark '06中則約提昇30%,至於「GT1」的部份則大約僅提昇10-20%左右,整體看起來顯示效能應該是提昇不少,不知道實際與AMD A8系列APU比較之下是否會有什麼樣效能差異,或是不相上下?





目前看起來,Ivy Bridge將可完全對應DirectX 11、OpenCL 1.1及OpenGL 3.1,同時在Quick Sync (Intel高速影像同步轉檔技術)的效能表現有十足的突破,在「GT2」的版本中幾乎比Sandy Bridge平台快上約兩倍的轉檔效能。



以下影片為Intel於Computex 2011實際展示的Ivy Bridge平台執行表現:











Intel預計在今年第四季推出Sandy Bridge-E系列高階處理器,而預計在明年年初讓Ivy Bridge正式進軍市場 (希望是不要再往後延),而另一方面,AMD在明年也準備請出代號為「Trinity」的APU (內建Radeon HD7000系列顯卡?)與Intel對台相抗,估計明年在CES 2011的時候應該也會很熱鬧。












今年在Computex 2011中,由AMD所公佈的處理器平台發展藍圖
(攝影/楊又肇)











由AMD資深副總Rick Gergman所展示的「Trinity」樣品
(攝影/楊又肇)


全文網址: Ivy Bridge執行效能 比Sandy Bridge快上60%? | 資訊硬體 | 3C產品 | udn數位資訊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341920#ixzz1XoP3rmfs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