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7.01【時報-台北電】鴻海 (2317) 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昨出席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三周年慶時,憂心法令、體制及人才跟不上進度,致醫療資源外流,強調醫療相關法規應該鬆綁,讓醫院可出得起高薪,去延攬優秀人才。
此外,郭董也建議有錢人看病該多付點錢,重申與生命相關醫療、民生議題應擺在美牛案之前,讓拚經濟的人無後顧之憂。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胞弟郭台成5年前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逝,造就鴻海集團捐款百億元設立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姻緣,但動土至今已年餘,台大癌醫中心醫院現地基才剛打好,與「郭氏速度」似乎不太相襯。
郭台銘昨坦誠,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至今仍無法正式啟用,原因有三,包括法令、體制及人才都跟不上進度,特別是與環保、醫療等相關法規限制,問題最大,呼籲政府應儘速鬆綁,因醫療與民生議題,絕對比「美牛」更重要,且醫療健康問題不能等,「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至於美牛案只要用行政命令就能解決,根本不必費心修法。
據悉癌醫中心醫院進度落後另個原因則來自「校務基金設置條例」的掣肘,包括台大動物醫院及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都適用於該條例,依據該項法規規定,校務基金不能用以支付醫護人員薪資,必須改以建教合作方式撥付,在薪資福利上無法自由調升,再者政府願意增列公務人員員額也有限,只能以一年一聘方式支應,在在都使得醫護人員外流壓力加重。
郭台銘昨也再度提出「富人稅」概念,力挺醫護人員加薪,強調可透過「量能付費」方式,「請有錢的人看病多付一點錢」,好讓醫療體系有足夠經費,可請好一點人才。
台成中心自2010年3月12日營運至今,已完成一百多例幹細胞移植手術,因秉持以病人為中心醫療照護理念,台成之名也漸在醫學界和病友間建立良好口碑和服務品質。(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鄭淑芳/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