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唯泰

【外資調降鴻海目標價至105】

蘋果iphone新機開賣不到一個月,蘋概股就跌得稀瀝澕啦,外資也狂賣超蘋概股,如果統計最近10個交易日外資賣超前20名,蘋概股就佔了8名,其中外資賣超最多的不是別人,就是鴻海(2317)。近10個交易日外資總共拋售將近10萬張的鴻海。在新iphone上市之前,某周刊的封面主題是「外資將鴻海目標價調升至200元」,可是如今股價倒頭栽,甚至有外資給予鴻海最新的目標價是105元,目標價的調整幾乎是腰斬,到底外資是怎麼看鴻海的?

明人不說暗話,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這一份報告是摩根大通在9/14發出的,也就是在蘋果新機發表後2天發出的報告。內容直接點出他們把鴻海從評等「買進」降評至「中立」的3大原因:

  1. 新機iphone 的量產高峰在2018年第1季,而iphone X的題材已經反應在股價上。
  2. 和碩是鴻海最大的競爭對手,2018年鴻海在EMS的市佔率會持續降低。
  3. 獲利提升的議題,已在股價上反應。

【和碩恐將取代鴻海成為蘋果一哥】

短短的幾句話,清楚交代了為什麼鴻海近期跌得鼻青臉腫,簡單地說就是股價已經反應利多,而且未來在EMS的市佔率可能被和碩瓜分。另外,摩根大通還提到,鴻海競標Toshiba失利,也可能對於未來綁住蘋果這一個大客戶的計畫,出現變數。因此,他們調降鴻海在2018/2019的獲利預估,並且把目標價調降至105元,並且大膽預言未來蘋果EMS組裝的訂單,將會是和碩大於鴻海大於緯創。

看到這個結論我是又吃驚又好奇,吃驚的是摩根大通竟然認為未來和碩會取代鴻海成為蘋果一哥的地位,好奇的是摩根大通對和碩的評價。所以我趕快從「獵報」系統搜尋了一下和碩近期的報告,果然看到了摩根大通對於和碩的「買進」評估報告,巧的是發佈日期也是9/14,而且目標價也同樣是105元,也就是說同一天摩根大通發佈了「調降鴻海,調升和碩」的報告,但兩者的目標價竟然同樣是105元。調升和碩評等的原因是:

  1. 和碩對於未來OLED產品線的代工市佔率將持續增加。
  2. 和碩未來的配息率將比今年的66%還要更高。
  3. 蘋果iphone 8出貨疲弱的利空已經反應在股價上。

最後,摩根大通指出和碩的股價將在2018年Q1回升,而2018年的新iphone將是讓和碩重新吸引市場注意的亮點。

如果摩根大通預期正確,未來鴻海跟和碩的股價將有機會拉近,甚至和碩有機會超越鴻海,到中秋節前鴻海的股價已經跌回106元,十分接近摩根大通的目標價,但是和碩的股價卻只有80.1,距離目標價還有三成以上的空間,因此我認為目前應該把目光投向和碩而不是鴻海,先來盯住和碩何時止跌,因為就算兩者同時止跌,鴻海向上空間也恐怕也會不如和碩。

【外資持股和碩比例超越鴻海】

目前整體外資持有鴻海的比率為51.79%,和碩則為52.39%大於鴻海,未來若是整體外資持有和碩的比重持續增加,或是持有鴻海的比例調降,那麼摩根大通的預測可能會成真,我們也就應該要適時調整投資的方向了!

 

 

 

 

如果你還想閱讀更多投資文章

歡迎參觀陳唯泰的「部落格」:老摸與蛙董的面面
或是本文作者陳唯泰的 FB 粉絲專頁:跟著我擇機入市

作者簡介:

從事金融證券業超過15年,合格證券分析師,現於CMoney全曜財經擔任顧問、財經主筆,並且是證基會、中正社區大學以及明星雲學苑講師,Yahoo理財專欄、商周財富網特約作者。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目前有2本著作:「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