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許秩維台北2011年1月28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發表研究成果,生物醫學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自噬作用在C型肝炎病毒複製上扮演關鍵角色,有助C型肝炎病毒的藥物開發,此成果登上「臨床醫學研究期刊」。


此項研究由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士隆及博士後研究員柯博元主導,成果今年1月發表於國際重要學術期刊「臨床醫學研究期刊」 (Journal ofClinical Investigation)。


C型肝炎病毒是慢性肝病的主要成因,全球現有超過1.7億人口感染;除干擾素外,迄今仍無妥善治療方法。C型肝炎病人通常會形成慢性感染,衍生許多肝臟相關的疾病,令人畏懼。


柯博元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細胞受壓力反應後,會產生自噬作用,也就是導致膜狀構造把細胞質中的胞器包圍起來分解,但同時也因此壓抑細胞抗病毒反應,反而支持C型肝炎病毒複製;研究還利用免疫抑制劑「rapamycin」或限制營養素去反證活化細胞自噬作用,其明顯抑制細胞內抗病毒即時性免疫能力的活化。


陳士隆說,這項結果首次發現C型肝炎病毒引發的細胞自噬作用,是透過抑制即時性免疫反應,促進C型肝炎病毒的複製,對整體C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作出重大貢獻。


陳士隆表示,研究也發現抑制細胞自噬作用是一條可以有效率抑制C型肝炎病毒複製的途徑;研究人員發現2種藥物,如治療瘧疾的藥物「chloroquine」,能夠抑制C型肝炎病毒的複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的頭像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快修網電腦補給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